老吳在家裡待了六天。

拜會同姓宗族的長輩,請他們吃了一頓好酒好飯。

在貴族豪門壟斷式的統治下,底層的平民百姓也很重視宗氏團結。

特別是同姓宗族,各家在輩分高、有聲望的族長主持下,團結一心,互相幫助。

當大家都身處水深火熱的境地時,這種以血緣傳承為紐帶的抱團,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證了家族的延續。

這時的宗族是真正能發揮其作用的。

不像後世,修宗祠、族譜已然成了有錢人顯擺自己的一種手段。

瞧不起沒錢的宗氏成員,祭祖時甚至出言侮辱:

混那麼差還有臉來見祖宗?

不過。

在南方沿海一帶,這種宗氏傳統得到了較好的傳承,形成了新時代背景下的一種宗族文化。

經過家裡人的慎重考慮,侄孫吳山將隨其前往長安。

吳勇希望大牛從軍,用身家性命去為家族搏一個未來。

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讓他們一家擺脫土地的束縛,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

依依不捨地告別家人,老吳帶著大牛前往沙河縣。

等兩人趕到山谷,十多輛馬車已經整裝待發。

“前輩,看來您這是做好決定了啊!”

吳勇笑呵呵地握住綦毋懷文的雙手,心中的一塊石頭總算落地了。

“老夫思慮數天,陛下所言,句句在理,老夫垂垂老矣,若是能將冶鑄之術發揚光大,也就死而無憾了。”

綦毋懷文這是下定決心了,全家數十口一併隨他前往。

只留下幾個家奴照看谷中的一切。

車隊開拔,浩浩蕩蕩地向長安方向進發。

……

正陽宮。

顏之儀帶來朝中訊息。

宣帝再次對宗室諸王有所動作,在四地分別設藩:

洛州襄國郡設趙國。

齊州濟南郡設陳國。

豐州武當、安富二郡設越國。

在潞州上黨郡設代國。

在荊州新野郡設滕國。

令趙王宇文招七子)、陳王宇文純九子)、越王宇文盛十子)、代王宇文達十一子)、滕王宇文逌)十三子)各赴其國,食邑一萬戶。

這些都是太祖宇文泰的兒子,周武帝的親弟弟,宇文贇的親皇叔們。

也是宣帝認為對他的皇位最有威脅的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