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此事絕秘!”

“陛下所言甚是,小民明白其中利害!”

暫時。

高爐鍊鐵決不能透露出去,否則可能會出大事。

綦毋懷文早就意識到了,他現在是激動到有些害怕。

就像一座寶山從天而降,突然出現在自己眼前。

“前輩也無需焦慮,大半年後或許就不用擔心這些了……”

綦毋懷文不知道小皇帝為何這般說。

他也沒有追問。

兩人嘀咕了好一陣子。

決定暫時以試驗為主,爭取早日把一應流程和質量管控理順。

試驗高爐鍊鐵的同時,用心研究後世灌鋼法。

摸清新型鋼的特性,嘗試鑄造武器看看。

“前輩,書房在哪?”

當初,宇文愷修改圖紙後,設立了辦公宅院。

不僅有書房,還有一間學堂。

學堂是宇文衍建議的,用於培訓工匠和學徒。

到了書房,小皇帝便讓綦毋懷文去忙他的。

自己坐在書案前,準備畫幾張圖紙。

第一張是唐橫刀。

唐橫刀是汲取了漢時環首刀,突厥刀的優點,加以改進研製而成。

刀身和刀鋒基本是直的,鋒利無比,步騎兩用。

是唐代軍士的制式配刀。

第二張是唐陌刀。

陌刀是唐代長柄大刀,為兩面刃刀,通長一丈3米),重十至十五斤。

陌刀多用於戰場步兵所持,利於斬馬。

唐代的陌刀隊聲名顯赫,所向披靡,令敵軍騎兵聞風喪膽。

據記載,有軍士手持陌刀立劈,能將敵軍連人帶馬一劈為二。

第三張是倭刀。

倭刀是倭人把唐刀的鑄造技術引進倭國後,逐步仿製發展,衍生出的一種刀。

歷史上。

倭寇屢屢侵擾華夏海疆邊防,殺人放火,姦淫擄掠。

其中一大倚仗便是他們手中的倭刀。

倭刀,雙手持握,以鋒利著稱,刀身帶有一定的弧度,更利於劈砍。

第四張是鏨金虎頭槍。

即錐槍,形如麥穗,其刃為中稜,頗壯銳,不可折。

此槍在宋朝九大名槍槍九色)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