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名義外公(第1/4頁)
章節報錯
從宇文衍的上帝視角來看。
楊氏之所以能以隋代周,有外因,也有內因。
外因是楊堅以婦翁之親,國丈之名,值宣帝早歿,夥同鄭譯、劉昉等佞臣矯造詔書,有預謀地竊取帝位。
而內因便是宇文皇室“威德”漸失,使得王室以及朝中的關隴貴族、府兵將軍們的擁護之心減退。
宇文贇繼位小半年時間,便開始排擠宗室勢力,擅殺重臣。
先是處死了自己的皇叔——上柱國、齊王宇文憲。
後又誅殺其父皇宇文邕倚重的舊臣宇文孝伯、宇文神舉。
宇文憲是皇室中唯一能制衡楊堅的人,是周武帝極為看重的親弟。
可週宣帝害怕他成為大周的第二個宇文護,即位之後便痛下殺手。
說起宇文護,那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了:
556年。
宇文贇的祖父宇文泰臨終託孤,讓侄子宇文護輔佐其嫡子宇文覺取代西魏登基稱帝。
致使大冢宰宇文護把持朝政,一手遮天,先後殺了宇文覺、宇文毓兩位傀儡皇帝。
直到周武帝登基,韜光養晦,隱忍十年,最終剷除宇文護,掌控朝權。
從此大力改革,整頓吏治,勵精圖治,國力蒸蒸日上,日益強盛,最終滅北齊,實現北方統一。
……
從鞏固皇權的角度來看,宣帝怕齊王挾威自重,殺他並沒有錯。
但也因此寒了皇室諸王的心,讓他們人人自危,離心離德。
而為了享樂,宇文贇又下詔修復北魏洛陽舊都,建造洛陽宮。
調集各州軍隊,增加百姓勞役,服役者四萬有餘。
大興土木,徭役繁重,使得民怨沸騰,民心不再。
接著又大肆選美充實後宮,沉迷酒色之中,陸續封了五個皇后。
“五後並立”也是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帝王絕唱。
再者,寵信佞臣,不理朝政,性情殘暴,百官敢怒而不敢言。
正是宣帝宇文贇的一系列騷操作把大周推向深淵,給了楊堅謀權篡位的機會!
……
大殿內。
隨著自封為天元皇帝的宇文贇一身輕鬆地瀟灑離去。
百官紛紛交頭接耳地議論起來。
此時的宇文衍恨不得給他這個便宜父皇豎箇中指。
為了不受諸多禮制的限制,從而能無拘無束地玩樂,竟然把皇位傳給自己。
呸!
什麼玩意,啥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