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組建軍隊功能(第1/2頁)
章節報錯
元昊面前的,正是他極為倚重的謀士張元。
說起來,這張元的經歷也頗具戲劇性。他本是宋朝的進士,在殿試之中,憑藉著出眾的才學,一舉奪魁,本應是前途無量。
可誰能想到,僅僅因為他長相不盡如人意,竟被莫名其妙地罷黜了功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猶如一盆冷水,將張元的滿腔熱血瞬間澆滅。
心灰意冷之下,張元不禁怒從心頭起,覺得宋朝以貌取人,實在是有眼無珠,不識自己這匹千里馬。一怒之下,他毅然決然地向西投奔了元昊。
說來也巧,元昊這人獨具慧眼,對張元極為信任。在元昊眼中,張元那過人的智謀,遠比那一副皮囊重要得多。
就拿年前爆發的延州之戰來說,在張元精心的謀劃與親自帶領下,西夏大軍猶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宋軍的防禦在他們面前,竟如同紙糊一般,被一舉擊潰。此役,西夏伏殺宋軍軍卒七萬有餘,取得了一場堪稱輝煌的大勝仗。
經此一役,張元在西夏軍中名聲大噪,元昊對他更是言聽計從,但凡遇到重大決策,必定要先聽聽張元的見解。
張元目光沉穩地看著元昊,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自信:“陛下,若陛下所求不過是佔山為王,偏安一隅,那自然可以在延州、慶州城下按兵不動,慢慢與宋軍耗著。
假以時日,宋朝必定會派遣使者前來求和,屆時陛下便可趁機敲詐些金銀財寶,回咱自己的地界,倒也逍遙自在。
可陛下若胸懷大志,欲建立一個龐大的王朝,甚至有入主中原的雄心,那這慶州就勢在必得。”
說著,他上前幾步,手指向大帳中的軍事地圖,神情激昂起來。
“陛下請看,現如今關中地區民亂已呈燎原之勢,這可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絕佳良機啊!以臣對宋廷的瞭解,他們得知西北戰事吃緊,首先派來的,必定是個文官,負責關中地區的安撫工作。
然而那趙氏皇帝生性猜忌多疑,定然不願設立一位能全權統轄西北軍務的帥臣。如此一來,關中之地便無真正能統籌指揮軍隊之人。
加之宋廷一貫制衡軍中將領,導致他們群龍無首,一盤散沙,這便給了我們逐個擊破的大好機會。
陛下只需趁宋廷還沒反應過來之前,集中兵力擊破慶州,而後揮師南下。藉著關中民亂的時機,若能一舉攻下長安,那我西夏就能盡得關中之地。
如此一來,西夏國土便可囊括關隴,勢力大增。他日,咱們未嘗不能像大唐一般,東出函谷關,逐鹿中原!”
元昊聽著張元這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眼中光芒大盛,彷彿已經看到了西夏鐵騎縱橫中原的壯麗場景。帳中諸將也被張元的話語所鼓舞,紛紛低聲議論,士氣大振。
元昊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仔細端詳著張元所指之處,沉思片刻後,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張先生所言極是!就依先生之計,全力攻打慶州!”
元昊轉過身,目光如刀般掃過營帳中的一眾將領,神情冷冽得如同西北荒原上的朔風,寒聲道:“從今日起,即刻佈下大軍,對慶州展開攻勢,務必晝夜不停!要讓宋軍知道,我西夏的決心!凡作戰中頑固不進者,斬!擅自後退者,殺無赦!”
那聲音不大,卻彷彿帶著一股無形的威壓,震得營帳內的空氣都為之一滯。
營帳中的將領們聞言,心中皆是猛地一凜。他們深知元昊的脾氣,一旦下定決心,絕無更改的可能,而且軍令如山,違令者必將嚴懲。於是,眾人連忙齊聲開口,聲音響徹營帳:“遵令!”
宋朝在西北的軍事佈局,設有秦鳳、涇原、環慶、鄜延四路兵馬,本想著憑藉這幾路大軍相互呼應,拱衛西北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