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解夢和朝廷爭議(第1/2頁)
章節報錯
欽天監內,燭火搖曳。
一個身著龍袍的老人,神色凝重,正一臉期許地向面前身著紫袍的老道發問:“張天師,這個夢兆究竟是何意?”
這位身著龍袍的老人,正是當今聖上趙恆,此刻眼中透著疲憊與憂慮。
而他面前的紫袍老人,便是欽天監監正張正隨。張正隨白髮蒼蒼,一臉肅穆,彷彿洞悉世間一切天機。
七日前,趙恆的夜晚開始被一個奇異的夢境纏繞。
夢中,他彷彿置身於一條波光粼粼的河邊,四周霧氣瀰漫,透著一股神秘的氣息。只見幾個黑衣蒙面之人,動作敏捷地將一個碩大的水盆緩緩送入河中。
待他懷著滿心好奇上前檢視時,竟發現盆中赫然是一條幼小的金龍,那金龍雖小,卻散發著一種隱隱的威嚴。
到了第二日夜晚,夢境繼續。那條小龍像是被注入了神奇的力量,漸漸長大,而後從西方向汴京飛來,龍影在夜空中閃耀,如夢如幻。
起初,趙恆以為是自己因壽春郡王的離世而悲傷過度,才會做這般怪夢。
然而,連續幾日皆是如此,他不禁心生敬畏,深知這絕非普通夢境,而是上天給予的某種預兆。
但此時,壽春郡王死後,朝中圍繞儲君之位已然吵得不可開交。
甚至有流言蜚語暗自流傳,稱他這一脈得位不正,所以子嗣難以存活。在這樣的敏感時刻,他怎敢輕易將此夢告知他人。
於是,趙恆帶著幾名心腹,趁著夜色,悄然來到了欽天監,徑直找到了張正隨,希望這位精通天象命理的天師能為自己解開這個謎團。
“官家,此夢有兩個說法,就看官家您自己如何考量了。”張正隨輕撫著花白的鬍鬚,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神秘。
“天師但說無妨!”趙恆目光灼灼,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
“官家所夢,乃是幼龍。而天下能以龍自稱者,唯有各國君王。龍向汴京而來,有可能預示著遼國或者西夏將要興兵進犯!”張正隨一邊說著,一邊眯起眼睛,彷彿在透過重重迷霧窺視著未來。
趙恆聽後,緩緩搖了搖頭,開口道:“朕剛有此夢時,亦是這般想法,所以即刻命皇城司往邊境探查。
然而,各國並無太大異動,況且我大宋國力強盛,他們想要攻入汴京,談何容易!”
“官家英明!”
張正隨趕忙拱手稱讚,而後話鋒一轉,說道,“既然如此,那就還有另一種可能。官家夢見的幼龍,或許象徵著我大宋未來的君主。此夢之意,恐怕是說我大宋的儲君,並不在汴京城內,而是在城外!”
趙恆聽了這話,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他微微皺眉,疑問道:“天師認為,可有藩王入京繼嗣的可能?”
張正隨一聽,臉色瞬間變得驚恐萬分,連忙擺手道:“絕無可能!”
“哦,天師為何如此篤定?”趙恆目光緊緊盯著張正隨,眼神中透著一絲急切。
“官家在夢中與幼龍相見,卻並無爭鬥之意,反而讓官家心懷牽掛,由此可見,此龍必定是官家的血脈無疑!”張正隨神情嚴肅,言辭懇切地解釋道。
趙恆聽後,連連點頭,口中喃喃自語道:“確實如此,確實如此……那這難道是上天在預示,我當將老七找回來?可老七長於南方,而那幼龍卻是從西方而來……”
“官家莫急,此夢乃是吉兆,他日定能解惑!”張正隨趕忙勸解道。
趙恆聽了,微微點了點頭,心中雖仍有疑慮,但也只能暫且作罷。隨後,他帶著幾分悵然,離開了欽天監。
趙恆走後,張正隨輕輕招來一個道童,低聲吩咐道:“曜兒,你去一趟沈府,告訴沈官人,他所囑託之事,我已盡數轉達。”
“是,父親!”
張乾曜脆生生地答應道,而後忍不住輕聲疑惑道,“父親,我們為何要替這沈萬三一介商人做事啊?”
“都是江南客,抱團取暖罷了。”張正隨緩緩閉上雙目,擺了擺手,似乎不願再多說。
張乾曜見狀,不敢再多問,應了一聲後便轉身出去了。
張乾曜離開後,張正隨獨自一人坐在那裡,心中默默思忖:這沈萬三背後究竟是何人,竟然能知曉陛下的夢境,擁有如此神鬼莫測之能!而自己,已然上了這條神秘人的船,恐怕是再也下不去了……
第二日清晨,天色還未完全放亮,淡淡的晨霧如輕紗般籠罩著整個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