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靖寧正沉浸在對自己身世與皇宮秘辛的思索中,姜安誠的聲音再次響起:“今上育有九子二女,只是前六位皇子都早早夭折,如今活下來的,只有七皇子、八皇子壽春郡王和九皇子。”

“壽春郡王不是死了嗎?而且我在京城怎麼沒聽過七皇子?”姜湛忍不住低聲驚呼,臉上寫滿了詫異。

姜安誠沒好氣地抬手輕輕打了他一下,沒好氣道:“讓你別多嘴,乖乖聽著便是。”

說完,他又看了一眼酈靖寧,接著說道:“說來也巧,壽春郡王的年紀與寧哥兒相仿,都是十五歲。原本朝野上下對他寄予厚望,誰能想到,入秋之後竟突然病逝了。”

酈靖寧心中暗自思量,這哪是什麼巧合,自己與這壽春郡王同年出生,若不是劉皇后當年那一出“狸貓換太子”,自己可不就是八皇子嘛。

“至於七皇子,他出生那年,欽天監說他是不詳之命,於是皇上就把他送到宮外去養了。”姜安誠語氣中帶著些許感慨。

這時,姜似秀眉微蹙,猜測道:“這恐怕是有人在暗中搞鬼吧!”

酈靖寧看了姜似一眼,心中暗暗點頭,不愧是自己冰雪聰明的表姐,看來這七皇子背後的事兒,大機率是劉皇后在搗鬼。

“那七皇子還活著嗎?”姜湛又忍不住開口問道。

“這便是當下朝中爭議最大的事兒了!”

姜安誠壓低聲音說道,“壽春郡王死後,皇上和皇后自然悲痛萬分。

但在壽春郡王的喪儀結束後,朝中大臣們便開始紛紛上書。

寇相公進諫,稱儲君乃國家重中之重,懇請皇上召回在外的皇七子,以安定民心。

而屬於皇后一派的蕭相公則表示,七皇子自幼長於鄉野,品性如何無人知曉,應當冊立九皇子為儲君。

這兩派人馬,如今爭得不可開交。”

酈靖寧心中不禁泛起疑惑,這寇相公想必就是寇準了,可這個蕭相公又是誰呢?

姜安誠見酈靖寧一臉疑惑的模樣,還以為他對朝中重臣不太瞭解,便緩緩解釋道:“寧哥兒,如今朝中文臣主要分為三個派系。一派是以寇準寇相公為首,一派是以蕭欽言蕭相公為首,最後一派則是以御史中丞齊牧為首的清流。”

酈靖寧聽到這兒,心中已然明瞭,看來由於歷史軌跡發生了變化,出現的人物也不盡相同。在原本的歷史上,與寇準針鋒相對的不是丁渭嗎?

那其他歷史上的名人,還會不會在這個時空出現呢?

“這便是朝中文臣大致劃分的派系,你們出門在外,一言一行都要格外小心,千萬不要輕易涉及其中。”姜安誠一臉嚴肅地告誡道,酈靖寧、姜似和姜湛三人趕忙連連點頭。

而後,姜安誠又繼續說道:“除了文臣派系,朝中剩下比較有影響力的便是皇族勳貴了。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滎陽大長公主。她乃是太宗皇帝的幼女,下嫁給了輔國大將軍崔旭。”

“嗯!宋朝的公主竟有這般大的影響力嗎?是後來被削弱了,還是受時空影響才如此呢?”酈靖寧心中暗自揣測。

“在滎陽大長公主之外,要數兗王、邕王的影響力最大。在早些年壽春郡王尚未長大成人之前,甚至朝野之中都有傳聞,說皇上可能會讓他二人入嗣宮中。”

姜安誠稍作停頓,喝了口茶潤潤嗓子,又接著說道,“至於勳貴,那是以英國公府為首。不過,勳貴們大多以皇上的命令馬首是瞻,目前還沒有出現明確支援哪一方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