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3章 工業回流他們也玩不轉!(第1/3頁)
章節報錯
看著蕭鵬的不解表情,楊猛解釋道:“基本上咱們的人走到哪裡都會被當地人各種‘偶遇’,希望到咱們那裡工作。咱們給的工資高,那些營地安保、司機之類的一個月十五萬克瓦查,翻譯一個月三十萬克瓦查,還能管吃住有工作裝!估計這裡整個省97的人拿不到這工資。”
“礦上那邊工資多少?”蕭鵬恍然大悟,然後又問道。
楊猛道:“好像是二十多萬吧。你給那幾個印度女孩一個月二百美刀這事兒還要最好還是保密比較好。讓別人知道容易心裡不舒服。你也知道印度人喜歡顯擺,這些人如果帶來麻煩趕走她們很容易,但是如果真的帶來後繼影響比較難解決。這裡人都是活的像原始社會,思維像西方國家那種。”
十五萬克瓦查聽起來很多,其實也就是六百多人民幣,但是在這裡絕對是高薪中的高薪。
至於為什麼說他們的思維像西方人?
現在那些發達國家的社會問題,其實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人性。
為什麼西方發達國家能吸引無數人趨之若鶩?
富裕啊!
而他們怎麼富裕的?
靠著搶劫打下來的底子,然後大力發展國內工業。
現在的發達國家哪個原來不是工業國?
注意,這裡用的是‘原來’,現在世界上有且只有一個工業國。
不是說國內有工廠那就叫‘工業國’的。
在二戰剛結束後,那時候整個發達國家的老百姓剛剛見過戰爭的恐怖,於是非常重視和平珍惜生活,那時候他們都是認真工作吃苦耐勞給自己創造新生活,那個時期也是整個西方世界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也是整個西方薪水最高福利最好的時期。
但是日子好過了,問題也就出現了:各個政黨為了拉選票上臺,那都是各個拼命許好處,福利太好了那些‘工二代’、‘工三代’也就失去了他們祖輩的拼搏精神。
‘吃苦耐勞’?
傻子才吃苦!
因為日子太好過了,大家就是放飛自我享受生活。諸如‘嬉皮士’文化等那時候就流行了起來!
不過那時候他們也不在乎。
畢竟那時候他們發展的太好了。
但是也就是那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他們發現自己沒有優秀工人了!
那時候的年輕人基本上都頹了,而且為了穩固階級地位搞了那麼多年的‘快樂教育’他們真的缺乏優秀工人。
再加上常年的加福利導致人工費用驚人。他們很難控制成本。
於是資本家想出來的辦法就是‘產業全球化’,把生產線搬到了人工價格更便宜的亞洲,而他們則在國內搞起了金融,然後再透過金融手段收割這些他們佈局的國家。
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虎’、阿根廷等南美國家都被他們用這個套路收割了一圈。
至於他們國內?
因為太多人失去工作崗位,貧窮人口越來越多。曾經‘一座房子一片草坪幾個孩子一條狗兩輛車’的生活距離他們的老百姓越來越遠,破產家庭越來越多。
曾經支撐漂亮國經濟的是五大湖那邊的工業區已經徹底沒落,成了著名的‘鐵鏽帶’。
但是他們的社會依然很穩定。
因為經濟好,社會福利擺在那裡。而且還有諸如‘食品券’、生育補貼、貧窮補貼金、租房補貼之類的福利在那裡,所以老百姓還是有吃有喝,還可以繼續躺平享受生活。
ps:食品券:就是漂亮國給貧困家庭發放的物資券,憑藉該券可以去任何大超市購買除碳酸飲料、菸酒、零食之外的所有食品。)
現在已經發展到了什麼地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