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1章 北都的衚衕(第1/2頁)
章節報錯
夜晚之後,蕭鵬兩人從車上下來後看了看周圍。
“猛子,你確定沒找錯?”蕭鵬左右看了看。
楊猛看了看手機:“按照戴蒙發的定位確實是這裡。”
“他們用不了谷歌地圖是不是標錯了?”蕭鵬不解。
楊猛道:“他出來前我給他下載了國內的社交軟體和地圖導航。應該沒錯的。話說他一個老外來這裡也不奇怪啊。他來之前肯定做過旅遊計劃,調查過這邊有什麼好玩的。”
蕭鵬感嘆道:“我只是好奇他怎麼找到這裡的。咱們找到這裡都不容易。”
現在他所在的位置是西直門南草廠街附近的衚衕區。
根據戴蒙發的定位他應該在這裡。
話說在西方網路上有很多關於龍國的旅遊影片,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的介紹北都的衚衕區。尤其是印度人拍的影片,只要是他們到北都肯定會到衚衕區,但是他們來這裡並不是因為喜歡衚衕文化,而是拼命想要證明:龍國的首都也有‘貧民窟’。
他們發出這樣的影片後有相當人會相信,不過也有一些人會破防——怎麼連龍國的‘貧民窟’都這麼幹淨?
印度人在很多龍國人眼裡都成了笑話,甚至成了髒亂差的代言詞和落後的典範,但是印度人卻有一種不合邏輯的國民自豪感!
其實如果瞭解一下印度歷史就會發現——他們這麼自信其實是有原因的:他們還真的有‘世界霸主’的體驗感!
印度的地形就很獨特,從陸地進攻南亞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這也就導致印度歷史上遭遇入侵的次數遠遠少於龍國,亞歷山大東征止步印度、蒙古帝國也繞過了印度、雅利安人、突厥人和波斯人都征服過印度,但是卻從來沒有徵服過印度南方地區,這也就導致印度整個歷史上就從來沒有形成過一個大一統的國家。
後來英國雖然統合了印度,但是出於殖民者角度考慮,留下了很多矛盾。所以直到現在印度也是一團散沙,各個邦玩自己的。
可是為什麼印度人有那麼強的民族自豪感?
因為戰鬥力強悍!
你沒看錯,印度人戰鬥力強悍戰績爍然!
兩次世界最大的受益國是誰?
並不是義大利,而是安穩度過的印度。
作為英國的產業殖民地,兩次世界大戰他們幾乎可以說是無傷度過。也就是憑藉在英國的‘撒幣’行為,二戰後獨立的印度,妥妥的世界前五工業強國,他們能成為‘不結盟運動’的領頭羊不是沒原因的!
在當時在整個亞洲,印度都是個龐然大物!
看看印度獨立後的歷史,他們只吃過一次一次敗仗,就是那次入侵戰打成首都保衛戰那次。其餘的不能說是全勝,但是也是沒有輸過!
哪怕是印巴分治之後,印度對於周邊各國,依然是無法撼動的存在。
雖然第一次印巴戰爭後他們沒有取得實際勝利,雙方在克什米爾都是死傷慘重;可是沒過兩年他們發動了果阿戰爭打敗了葡萄牙殖民軍,而他們的行為獲得了當時世界兩極的支援,經過這個事情後印度自信心爆棚,第二年就進攻龍國,結果被暴揍一頓。
被暴揍後的印度急需勝利重振自信心,於是開始了連續的征戰:第二次印巴戰爭勝利、第三次印巴戰爭直接把巴鐵變成兩個國家、1975年進攻並且吞併了錫金、八十年代因為水爭端暴揍孟加拉、控制了不丹導致現在不丹沒有外交權利、頻繁教育斯里蘭卡和馬爾地夫、那邊的內政和政權更迭都是印度說的算、經濟封鎖尼泊爾,現在在那裡的印度人數量都快趕上尼泊爾本地人……
總而言之,印度在南亞很長時間內屬於當之無愧的勝支配者,除了巴鐵之外,所有的南亞國家都或多或少受到印度的控制和影響。
這種在南亞地區‘大哥帶小弟’的體驗,現在估計只有漂亮國才有。
他們能不自信嗎?
關鍵是他們的國際環境非常好。
但凡是印度發動的戰爭背後,都是世界兩大陣容輪流伺候著他。
他們本來就是英國的殖民地,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量的印度勞工進入英國導致現在英國還有很多印度人口,君不見現在連印度首相都是印度移民?所以他們一直和歐洲的關係不錯;而冷戰期期間,漂亮國看重他的戰略位置想要用他來牽制龍國,而當時蘇聯又需要一個和西方居中的緩衝帶,另外當時蘇聯和龍國關係也並不好,但是作為一個區域強國,直接和龍國開戰是不明智的,於是當時的‘世界兩極’不約而同的採用了‘驅狼吞虎’的策略。
而他們眼中的‘狼’就是印度,這也就導致印度真的是享受到了vvvip的待遇。
冷戰期間,不管印度想要什麼,雙方都是一個字——給!
印度商業信譽差不是一天兩天了,可是退到十年前,不管印度怎麼鬧么蛾子怎麼坑西方財閥依然有很多西方資本進入那裡,說白了就是哄著印度。
但是這兩幾年為什麼西方資本也不進印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