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7章 古人其實更會玩(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鵬道:“宋朝喝茶最講究的是茶具。”、
“茶具?”
蕭鵬點頭:“唐朝茶具是怎麼奢侈怎麼來,什麼金的銀的之類的,而宋朝的則是用瓷器。瓷器的花色、花紋要和你喝的茶湯顏色以及煮茶出的茶沫相配才行。一個講究的喝茶人家裡要有幾十套茶具。”
阿卜杜吃了一驚。
蕭鵬繼續:“宋朝人喝茶用點茶法,簡單說就是加點兒水煮一煮,再加點兒水再煮一煮,再加點兒水煮一煮,嗯,就是三次加水三次煮沸,其中還有很多麻煩的地方比如說搞茶沫真的是一言難盡。就這三次加水要用三種不同的水,三次加熱用的炭火都要用不同的炭,炭燒完後的積灰都要達到規定的形狀才行。”
“除此之外,煮出來的茶不管是顏色還是茶湯上面的泡沫都有嚴格的要求,比如說泡沫的細膩程度、紋路、持久程度、茶湯是哪種樣色都有詳細的講究嚴格的要求,如果達不到標準那就不是好茶酒需要重新來過。到了後來,又衍生出了‘茶百戲’這樣的飲茶技術,就是透過茶葉調配讓茶湯上的泡沫呈現出花鳥百獸之類的景象。”
阿卜杜聽後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這也太麻煩了的吧?”
蕭鵬笑道:“是啊,所以到了宋朝還有個特點——沒有茶童,因為這裡複雜的規矩不是什麼下人能玩的轉的。那時候就算是皇帝要喝茶都要自己來親自動手,也就因為這些原因,那些文人雅士皇親貴胄天天沒事幹就湊在一起,一邊比詩詞歌賦,一邊比誰的茶藝更高,也就是宋朝最流行的鬥茶!對了,現在歐洲人喝茶的方法在我們國家那都是隋朝之前的事情,到了隋末唐初就被棄用了,至於為什麼棄用?茶聖陸羽在《茶經》裡的說法就是‘斯溝渠間棄水耳’!意思就是那都是臭水溝裡的廢水!來來來,你自己說,到底是現在歐洲人喝茶有逼格,還是一千五百年前的唐朝人喝茶有逼格?”
“必須是你們國家!”阿卜杜道:“這也太講究了吧?”
蕭鵬笑道:“你想啊,喝個茶都這麼講究,吃飯就更講究了。比如說宋朝吃飯,要吃915盞酒。哦,這個不是說吃一次飯只能喝915杯酒,而是每一杯酒都對應一輪不同的菜和流程。你們說法餐吃飯講究什麼前菜、主菜、甜點之類,不同的菜配不同的酒之類的的套路,和宋朝人吃飯比起來那都是小孩子的把戲。”
阿卜杜急忙道:“鵬哥,你講講啊。”
蕭鵬道:“宋朝的晚宴和你們中東比較像,也是講究邊吃邊看節目。第一杯酒主人致辭樂手奏樂,第二杯酒舞伶起舞歌者伴唱。從第三杯酒開始,每一杯酒上一輪菜,而且中間要交替歌舞、雜耍、戲法之類的節目。宋朝時候的達官貴人,家裡都要跟皇宮一樣,家裡設有四司六局。”
“四司六局?”阿卜杜不解:“什麼意思?”
蕭鵬擺著手指道:“帳設司、廚司、茶酒司、檯盤司、果子局、蜜餞局、菜蔬局、油燭局、香藥局、排辦局!這所謂的四司六局天天不幹別的事,就是負責給家裡管理吃飯之類的事情,比如說檯盤司就是專門負責吃飯時候擺盤的;茶酒司就是負責準備酒水茶葉;帳設司負責宴席;廚司負責做飯……”
瓦利德聽後嘀咕道:“我特麼得第一次覺得我自己對不起‘有錢人’三個字。”
他們的宴會頂多是找點兒肚皮舞娘跳個肚皮舞或者刀舞之類的娛樂專案,聽到蕭鵬說的他簡直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這尼瑪也太講究了吧?
蕭鵬掰著手指頭道:“飯菜上東西也有講究,第一輪要上鮮果,需要有八到十二種的鮮果;第二輪則是乾果,需要有八到十二道乾果;第三輪則是香藥,也就是專門的焚香聞香調解氣氛;第四輪吃蜜餞,必須也要八到十二道各種口味的蜜餞 ;第五輪是鹹菜,需要有八到十二道鹹酸口味的泡菜;第六輪則是肉食,是八至十二道的山珍海味;第七輪是果子拼盤,也是八至十二道,也是水果,但是和第一輪的鮮果不同,都是要小型的水果,比如橄欖、檳榔、金橘之類的。中間也可以把這些東西細分多來幾輪。”
阿卜杜瞪大眼睛道:“我的天啊,這吃個飯也太麻煩了吧?”
“等下!”蕭鵬打斷了他的話:“你說啥?麻煩?這還沒吃完啊!我說的這些都是前菜!”
“啥玩意?”一邊的瓦利德瞪大眼睛:“你說這些是前菜?”
蕭鵬點頭:“接下來靠的就是墊肚子,流程也差不多,也是上兩輪菜,每一輪也是八到十二個菜式——為什麼是八到十二個呢?少於八個是寒酸,多於十二個是炫耀,所以這八到十二個就是固定規矩。你想炫富也不能超過十二個,只能在飯菜內容做文章。你可以用更好的食材但是不能超過這個數量!”
瓦利德聽後感嘆道:“這也太講究了吧?我原來以為法餐是最講究的,現在我才知道我是井底之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