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龍國針對禽流感的辦法也很簡單:禽流感不是病毒嗎?給雞打疫苗不就行了?

於是從2004年開始,龍國就開始建立了國際領先的禽流感基因工程滅活疫苗研發平臺。從2005開始,龍國就已經開始免費給家禽打疫苗了!

但是這個疫苗並不完善。

畢竟病毒是進化的,2013年的時候,新型的h7n9型禽流感就狠狠的重創了龍國家禽養殖業。那撥病情非常嚴重,還出現了人感染的事情而且死亡率相當高。

那時候西方媒體可算抓住這個機會狠狠的黑了一撥龍國——基本上就跟前兩年全民黑‘武漢’一個德行。

那時候龍國給雞注射疫苗的事情也成了西方媒體裡‘萬惡不赦’的行為,開始指責龍國給雞注射疫苗的事情加大了辨別禽流感的難度,大肆宣傳恐慌,然後藉機開始抹黑龍國禽蛋類商品,開始了對該產業的制裁。

他們這麼做當然不是為了‘正義’:因為龍國的雞苗都是掌握在西方手裡,死的越多他們賺的越多。

龍國給雞苗注射疫苗,雞的死亡率大大下降,他們怎麼賺錢?

事實上那次也是他們對龍國的‘教訓’:因為龍國的雞苗一直被西方掌控,所以在2010年的時候,龍國開始了白羽肉雞自主育種的道路,2013年正是龍國第一款白羽肉雞‘廣明一號’誕生的日子。

雖然‘廣明一號’並不算是一款好的白羽肉雞,同一天齡的體重能比西方白羽肉雞體重差了400g,但是萬事開頭難,走出了第一步後面就容易走了很多。

為了打擊龍國的白羽肉雞研發,西方正好藉著2013年禽流感來做文章,想要重創龍國禽蛋類養殖業。

不過龍國一貫都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就算是西方各種上躥下跳,龍國一直堅持自己的道路:2017年的時候h7n9疫苗研發成功,2017年全國推廣注射,這才解決了禽流感的問題。也是同一年,龍國首款應用基因晶片育種的白羽肉雞‘廣明二號’橫空出現,成為龍國首批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雞品種。非但主要效能和國際品種持平,料重比則更有優勢——比西方品種只需要更少的飼料。

而這個事情也就導致西方開始打擊禽肉產業,對龍國的相關產品關上大門——理由就是給雞注射疫苗‘不安全’。

不過只過了幾年,他們就打臉了:2020年到2022年那波全球禽流感爆發的時候,龍國的雞鴨鵝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反倒他們那邊進入了‘殺殺殺’模式。

搞笑的是:那年《科學》雜誌還專門發表了一篇文章,給龍國的‘疫苗政策’做了一個所謂的‘成本效益分析’,開始吹捧起了龍國給活禽注射疫苗的行為抨擊西方國家長期依賴的撲殺策略模式。

要知道,《科學》雜誌在上次禽流感的時候還專門發文抨擊龍國,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了龍國的‘疫苗政策’怎麼給全球防禽流感增加難度巴拉巴拉。

那變臉速度,好像在說:‘2013年的《科學》跟我2022年的《科學》什麼關係’。

在2022年之前,西方從來不提給家禽注射疫苗的事情,就算提起的時候也是唾棄,但是到了2022年,起碼在歐洲給家禽注射疫苗已經成了正式議題。

畢竟他們那邊的雞鴨鵝成了病毒源,而龍國的雞鴨鵝則活蹦亂跳,誰看著不窩火?

他們為什麼願意給家禽注射疫苗?

錢啊!

西方的工業化養殖發展了那麼多年,成本已經壓榨到了極致,比起價格高昂的疫苗來說,物美價廉量大管飽的抗生素多划算?

別看西方整天抨擊龍國的‘食品安全’,其實那是他們的一貫雙標嘴臉。

其實一直到了2022年,歐盟才頒佈相關法令,禁止給養殖動物喂抗生素,在此之前,他們所有的養殖業,不管是牛羊豬雞鴨鵝,那都是飼料裡摻抗生素長大的!

歐盟是2022年頒佈的法令,那麼漂亮國呢?

至今沒有解決!那邊的養殖業依然是啃著抗生素長大!

不用說起來這裡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情。

他們之所以不解決抗生素問題,是因為2013年的‘迴旋鏢’。

當年漂亮國牽頭各種抹黑對龍國對家禽的‘疫苗政策’,直接把龍國的‘疫苗政策’定性為‘可能會掩蓋病毒活性的手段’,導致‘入境檢測時無法判斷到底是免疫抗體還是自然感染’,他們也就用這個藉口對龍國禽蛋類產品實施了嚴格禁令制裁,而且不光自己,推動包括歐盟、中東、霓虹國等禽肉蛋類產品消費國限制龍國的‘疫苗政策’養殖業。

現在迴旋鏢砸自己頭上了,他們也很無奈——他們也知道‘疫苗政策’是正確的,但是已經立法禁止了,貿然改變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