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霓虹幣暴漲,商品銷售額下降,面對這個情況全世界幾乎有一個標準的應對方式,那就是降息。

事實上就算是霓虹國曆史上也有過好幾次降息應對原來的經濟問題,都被認為是非常成功的操作。

當時《廣場協議》簽署後,霓虹國央行第一時間透過降息促進國內消費穩住了國家的經濟。

到這個時候他們做的很好!

但是他們在這時候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他們確實降息了,但是沒有漲回去!

這會造成什麼問題呢?

央行低利率就會導致借錢容易,就可以讓資金進入市場上增加流動性。

而資金進入市場一般只有兩個去處:一個是進入實體經濟增加生產,一個是進入資本市場。

而霓虹國有一個什麼問題呢?

他們是財團經濟模式,那六大財團的核心都是銀行,然後他們從央行低息貸款後直接把錢投入到資本市場,大量流入了股市和樓市!

這麼做也不能說那些財團的做法是錯的。

當時他們本來就是面臨著貿易戰產品滯銷,如果這時候投資實體經濟增加增產,那可能會引起新一輪通貨膨脹!

但是資本市場說到底就是賭博,而賭博是上癮的!

那些財團嚐到了甜頭就停不下了——那時候霓虹幣升值那麼多,搞生產已經賺不到錢了。這搞資本來錢多快?

然後他們源源不斷的從霓虹國央行借錢投入到資本市場,而在他們的推動下,霓虹國的股市和房市真的是一片欣欣向榮烈火烹油的繁華,甚至繁華到了誇張的地步,在1988年的時候,東京銀座的房價到了多少?

22萬一平方米——這裡說的是美刀!

至於股市那就更誇張了啊!

大盤幾年內翻了四倍達到了三萬九!

那時候霓虹人把所有錢都砸到了房市股市,貸款都要去投股市。導致那些財團都變成了誇張的龐然大物,到了九十年代的時候,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十家公司裡,有七家是霓虹國公司!

而那些霓虹國公司那個時期自己也炒股,就像尼桑在那時期炒股賺的錢比他賣車賺的錢都多——波音現在就是這個路子。

那時候霓虹人那叫一個囂張,全世界買買買:索尼花了34億買下了哥倫比亞影業,三菱地產花了十四億買下了紐約地標建築之一的洛克菲勒大樓、季節集團2880億霓虹幣收購了英國洲際酒店……

他們直接買下了整個漂亮國10的不動產!

當時三菱重工社長在洛克菲勒大樓上高調的插上霓虹國國旗並且放出豪言:要買下整個漂亮國!

但是他們是真的這麼有錢嗎?

還真不是!

那是吹出來的!

1988年霓虹國推出一個新的會計準則,這個準則要解釋挺麻煩,簡單打個比方說a公司手裡有b公司手裡的股票,如果b公司的股票漲了那麼就會計算到a公司的利潤裡。

而霓虹國同財團內的各個公司基本上都是互持股票的,你的股票漲了我公司的市價就漲了,我這邊市價漲了你那邊也漲,再加上當時貸款利率那麼低,於是大家就互相炒市值互相吹泡沫,霓虹國泡沫經濟最高峰的時候,整個股市裡有三分之二的資本都是公司之間互相持有的!而六家財團的銀行就持有了整個股市48的資本!

說白了那時候的霓虹國股市就是左手倒右手,左腳踩右腳,就這麼蹭蹭蹭吹上了天。

這泡沫吹的有多大可想而知!

那麼霓虹國央行是傻子嗎?他們看不出來這裡有問題嗎?

事實上他們還真看出來了,在1987年就打算加息,結果最終卻沒有執行。

至於為什麼沒有加息?有人說是因為那一年漂亮國股市的‘黑色星期一’:整個股市短期內崩盤30嚇到了霓虹國。

不過蕭鵬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更大的可能是因為那一年還是《廣場協議》的五個國家又加上一個加拿大簽訂了一個《盧浮宮協議》,那份協議規定規定各國短期內不得加息。

最終他們是在八十年代最後一年才加息,而且一加就加了個狠的,從2.5直接加到6!然後直接導致霓虹國股市、房市雙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