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娜帶著那個泡菜女孩走了過來,女孩說的是英語,而且口音相對標準,並不像普通泡菜那樣的奇葩的英語口音。

女孩自稱叫做公慧淑,是一個旅行博主,這次來龍國算是‘尋根’。

“你是說你的祖輩生活在這裡?”蕭鵬一愣。

公淑慧點頭道:“我祖輩曾經是‘光復軍’的成員。”

蕭鵬和楊猛對視一眼,然後集體選擇了閉嘴。

‘光復軍’是什麼?

比較難評。

這事兒還要從二戰時期說起。

別看當年泡菜是霓虹國的殖民地,其實他們是真的老慘了——霓虹國並不把他們當人看。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二戰期間有大概十萬多泡菜為霓虹國作戰,其實這裡面有八萬多都是1943年之後被霓虹國徵召的,在1943年之前,泡菜想給霓虹國當狗都不給他們機會。

在1943年之前,只有不到兩萬泡菜被霓虹國‘特批’加入軍隊,那都是‘特級孝子賢孫’的待遇!而這些人裡,大概有不到五千人跟隨關東軍到了龍國。但實際霓虹國是真不把泡菜當人,哪怕這樣久經考驗的‘孝子賢孫’也不受待見,地位甚至還趕不上ei軍。

到了1943年之後霓虹國兵員告急,這才有大量的泡菜可以加入霓虹軍隊當炮灰,這些人裡有兩萬八千人是在龍國,其餘的都在南亞。

而這些人裡也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存在。

比如說某二十多歲的泡菜因為年齡偏大無法去給霓虹國當兵,乾脆給當時的所謂‘ei滿洲國’寫了一篇洋洋灑灑的血書,傾情表達了自己要為大霓虹國‘盡忠報國’的決心!他的血書還被作為典型刊登到了霓虹國的報紙上。於是他得意以‘二十四歲高齡’成為了新京陸軍軍官學校的二期生,兩年後以全校第一的成績畢業,然後全家改姓‘高木’以表忠心,還獲得了去霓虹國陸軍士官學校深造的機會,兩年後畢業成為齊齊哈爾關東軍635部隊的見習軍官。

等到霓虹國戰敗後,泡菜的這兩萬八千人最終只有一萬四千人遣返,其餘的人裡除了陣亡和逃跑的,其餘的人則的加入‘光復軍’的一員,這部分人最後單獨成軍回到泡菜也成為後來泡菜軍隊的雛形。

而那位寫血書的‘高木’也混進了‘光復軍’,而他就是今後成為泡菜獨裁總統的樸卡卡。

為什麼說這個‘光復軍’不太好說呢?

現在的泡菜政府其實是1919年同時在三個地方成立的。分別是魔都、海參崴和漢城,最後三個臨時政府最後都同歸於魔都的臨時政府,並且在1925年的時候,終於在魔都有了固定的辦公所在地,就在現在的黃浦區馬當路306弄4號,歷任泡菜總統都回去魔都參觀這個臨時政府舊址。

等到魔都淪陷後,這個泡菜臨時政府就開始數次‘遷都’,終於到1940年9月遷到了重慶,然後在那時候成立了一支武裝隊伍,還在重慶嘉陵賓館成立了一個前線指揮部,‘總司令部’在西安二府街,裡面有總司令和副參謀長,下轄五個支隊和一個分處。到了1942年的時候該武裝隊伍正式改名‘光復軍’,受當時國民政府管轄指揮。

聽起來很正規對吧?

事實上是:等他們1942年改名光復軍並且把總司令部遷到西安杜曲鎮的時候,該‘光復軍’除去婦女兒童外,只有三十個男性——其中估計還有一半年齡超過六十歲,加上婦女兒童也不超過五十人。

這個事情說起來真的挺可笑:霓虹國是1910年吞併的半島,到了1919年他們才成立‘臨時政府’,1941年才對霓虹國正式宣戰,到了1942年才有一支30人組成的‘光復軍’……

泡菜那時候真的是沒人反抗,是發自靈魂喜歡當汪汪!

其實細說這段時間的事情更有意思,1919年為什麼有三個臨時政府?準確的說就是國家都沒了還有三撥不同的人在爭權奪勢,一撥在海參崴的泡菜建立了個臨時政府,而在魔都的臨時政府成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反對海參崴臨時政府的合法性,不久後留在漢城的人又建立了一個臨時政府,三方就一通折騰,折騰到了最後更有意思——決定漢城的那個才是真正的臨時政府,魔都和海參崴的都要解散,但是漢城的臨時政府卻是在魔都辦公!而他們選出來的‘臨時總統’只在那裡待了半年就跑路去了漂亮國並且在那邊建立了一個‘同志會’和臨時政府分庭抗禮——而這位‘跑路總統’就是後來泡菜的首任總統。現在尹卡卡做的事情讓人覺得魔幻,其實他們的前輩做的事情更魔幻,就這麼說吧,泡菜歷史上發生的事情都是一些腦洞再大的作家都想不到的事情,寫出來都可以當玄幻小說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