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2章 博物館裡的飛機還在飛(第1/2頁)
章節報錯
現在世界上最擅長‘以物換物’的國家是龍國,但是原來最擅長的是前蘇聯包括現在的俄羅斯。
事實上龍國現在在全球各地‘以物換物’的做法和前蘇聯的做法很像,都是用自己的技術換別國的物資,區別就是蘇聯在進行合作的時候有很多附加條件,而龍國則只是做生意,然後自己擴大影響力讓對方主動找自己。
當時蘇聯解體的時候俄羅斯經濟非常差,然後他們就想走出困境,而那時候龍國的經濟也不好,於是雙方的合作方式就是‘以物換物’:龍國的拖鞋、狗皮大衣、泡麵之類的話源源不斷的進入俄羅斯解決該國的民生問題,而俄羅斯則給龍國提供了類似於飛機之類的裝備和技術。
現在他們被西方制裁,是龍國的物資彌補了俄羅斯境內的所有需求,而他們付出的代價則是油氣資源。
現在俄羅斯和北邊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還簽署了共同防禦協定,也有大量的北邊的炮彈運入了俄羅斯。
俄羅斯付出了什麼呢?
飛機!
這是北邊的短板。
北邊空軍最先進的飛機就是數量不多的兩款早期型號的米格29,還是蘇聯解體時候透過特殊途徑引進的,比蕭鵬年齡都大!
至於他們的主力戰機?還是蘇聯的米格21、米格23以及龍國的‘六爺’、‘七爺’,數量雖然不少,但是在南邊的先進飛機前他們完全被泡菜碾壓!
但是最近這個情況有了變化,他們‘炮彈換飛機’目標是36架蘇35s。
這玩意算是現在俄羅斯手裡第二先進的飛機了,僅次於蘇57。而且他們手裡還有當時埃及退訂的現貨,就放在共青城,只要換一個塗裝就可以直接給北邊。
不過就算是蘇35現在全部進入北邊對他們的提升也不大。
這倒不是說蘇35不好,而是現代空軍真不是有了先進飛機就行,需要有預警機配合,需要有強大的防空指揮體系,而這些東西他們都沒有,建立這些需要時間和技術。除此之外還有從飛行員培訓到後勤保障都需要解決。
這些都需要時間!
但是如果現在他們解救一下‘高麗航空’估計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因為‘高麗航空’自身就是他們給建立的!
說出來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情:‘高麗航空’和龍國航空都是1950年成立的,那時候還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蘇chao航空’,甚至比龍國航空還要早誕生幾個月。
但是剛成立沒多久就進入了半島戰爭時期,一直到1955年,他們改名後重新運營。主要配備的機型就是安2也就是蕭鵬那裡的‘運五爺’的前身,還有什麼伊爾12之類的老爺機。
雖然航程短速度慢,但是對北邊那樣的小國家也夠用了!
結果運營了三年後這公司就進行不下去了!
在那個時候北邊能坐飛機出行的寥寥無幾,能堅持下去才怪!
然後北邊的解決辦法就是……
再改名!
然後引進了那時候的先進機型伊爾14和伊爾18!
現在這倆種飛機在別的地方基本上只能在博物館裡才可以看到,可是在那邊伊爾18還在那邊飛著呢!
非洲有沒有伊爾18?
有啊!
蕭鵬在哈吉桑的機庫裡不就擺著一架嗎!
但是沒有一架能飛的!
北邊能讓這老傢伙還繼續飛行,這一點兒不服不行!
因為有了這些動作,高麗航空終於有了起色,而且1975年的時候甚至還引進了圖154,他們國內終於有了噴氣式客機也就有了遠端飛行的能力,於是終於有了飛往莫斯科、東柏林、布拉格等地方的航線!
不過這玩意航程也沒有那麼遠,路上還需要半途加油,一直到八十年代的時候他們引入了蘇聯伊爾62客機,終於可以實現了去莫斯科的直航能力!
結果好日子沒過多久,蘇聯解體了。然後高麗航空的噩夢就來了:先不說各種制裁,由於他們的飛機實在太老舊,誰敢讓這飛機進自己領空?散架了咋辦?
於是他們被列入很多國家和組織的禁飛名單!
當然,這裡也有別的因素在裡面。
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高麗航空是直接隸屬於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