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到了下一個村子,但是這裡並沒有摩托車修理鋪。

這裡就是一個普通的山村,一百多戶人基本上都是務農。也沒有什麼年輕人。

年輕人基本都出去打工去了。

這樣的村落在龍國真的很多,環境是真的很好,但是和東部發達地區的差距也真的大。

這還是這裡通路之後的結果,如果沒有通路的話這裡的老百姓過著什麼樣的生活蕭鵬都無法想象。

‘要致富先修路’這真得不是一句口號。

就這樣的山村,如果沒有修路?物資運不進來農產品運不出去,怎麼可能富裕起來?

現在這裡修了路,除了加速了物流外,還有一些外地遊客被這裡的美景吸引過來進一步促進了當地人的收入。

這裡的風景還真不錯,依山傍水沿山建設了大量的梯田進行勞作。再加上村子裡的傳統泥底木質土樓,偶爾來這裡度假真的美不勝收。

但是真的要在這裡生活?

估計很多人都受不了!

要不然這裡的年輕人為什麼都出去打工?

這也就導致這裡還是肉眼可見的窮。

雖然這些土樓是屬於傳統,但是在蕭鵬的感覺裡——什麼時候這裡人住上了青磚瓦房家電齊全出門出有車這才算是富裕。

而現在這個村子呢?雖然也有了兩層水泥小樓,但是卻只有有限的幾棟。

這裡距離‘富裕’兩字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蕭鵬還在感嘆這裡的落後的時候,巴圖琪琪格卻在感嘆龍國真厲害——這樣的偏遠山村都能通路,實現家家戶戶有水有電,可以看電視有網路,而在他們那裡很多時候離開城市十幾公里手機就成了擺設。

呃,從上往下看和從下往上看的視角果然都是不同的。

這裡雖然也有幾輛車,但是主要交通工具還是摩托車、三輪車,甚至還有手扶拖拉機之類。

那麼這些機械出了故障怎麼辦?

像這樣的村落好像都有一個‘大能耐’,就是那種感覺沒有他們不會的東西。有什麼東西出了故障找他們準沒錯。

當然,現在則要感謝龍國的扶貧工作了。

他們這邊每過一段時間,鎮上的鄉村幹部會帶著技術人員下鄉,比如說農業專家、機械專家之類的,進行種植、養殖技術培訓和小型農機、家電維修培訓等等內容。

他們來這裡的時候並不是專家組下鄉的時候,但是運氣不錯的地方是:這裡有個什麼都賣的‘百貨店’。

農村的百貨店主打的就是一個‘什麼都賣’,從日用百貨到農藥、化肥……什麼亂七八糟的都有。

他們在這裡還真找到了點火線圈!

真的很神奇!

這樣正好有理由自己修理了。

巴圖琪琪格的經濟情況可沒有那麼好,龍國的物價對她來說還真的偏高,她這一路還真是窮遊,能省一點兒就省一點兒。

蕭鵬順便還給她的摩托車拆開後做了一次全面保養,讓她路途在安穩一些。

做好人好事兒是次要的,關鍵是他‘手癢癢’。

男人骨子裡對機械愛得深沉!

他在那裡各種拆摩托車做保養的時候,有不少人在旁邊圍觀。

圍觀的都是大老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