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鵬聽後笑著搖了搖頭:“還真是孫猴子去了蟠桃園。”

“此話怎講?”岡達萊拉不解。

蕭鵬道:“想屁吃!peach,桃子)”

岡達萊拉皺眉:“蕭先生,你這樣說有點兒過分了吧?”

“過分?”蕭鵬搖頭道:“我們龍國的外交底線就是‘不干涉他國內政’!厄利垂亞加入不加入‘全球門戶’計劃跟我沒有半毛錢關係!”

所謂的‘全球門戶計劃’,其實就是歐盟做的一個針對非洲的經濟合作計劃。跟龍國的‘帶路’有些相似。

不對,說‘相似’過於保守,其實歐盟搞這玩意就是對標龍國的帶路。

國內整天有人說什麼龍國經略非洲是扔錢玩。

但凡是這麼說的只能說——幸虧你只能做個鍵盤俠。

非洲絕大多數國家地區確實窮確實落後,這一點兒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這也就意味著非洲的發展潛力特別巨大。

去年經濟增長最快的十五個國家裡有八個是非洲國家,而且他們還有大量的勞動力以及豐富的礦產資源,只要找到合適的發展道路,非洲今後絕對是全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方!

馮德萊恩和肯亞簽署協議後那叫一個激動,說這是替代‘帶路’的方案,還說要拿出幾千億歐元給非洲搞基建……

不過他們和‘帶路’搞對標確實有點兒難度。

‘帶路’十年以來,非洲五十四個國家有五十二個加入‘帶路’,而現在非洲經濟增長速度前列的國家無一不是‘帶路’國家。

在非洲的共識就是:跟著龍國混有前途。

歐洲人想的是怎麼賣糧食給非洲人‘輸血’,龍國想的是怎麼教他們種糧食‘造血’,選誰那不是一目瞭然?他們想在非洲搞傾銷,而龍國教非洲人搞工業。

高下立判!

這就讓歐盟坐不住了。

畢竟非洲基本上原來就是歐洲各國的殖民地,這是他們的‘乳酪’,所以‘全球門戶計劃’應運而生。

而且他們搞‘全球門戶’有一點兒很有意思。

龍國發展帶路重點是西非——這是因為東非是龍國的傳統優勢地區,不誇張的說,哪怕是索馬利亞最亂的時候,白人在街上能走五十米,龍國人也能走一百米……

再被槍殺……

反正龍國在東非地區確實影響力一直很足,所以加大力度攻略西非。

而歐盟也有樣學樣,西非是他們的傳統優勢地區,那邊不是說法語的就是說英語的,於是他們首先把注意力放在東非身上,用了幾年的時間終於啃下了肯亞,然後想要藉此輻射他們的‘全球門戶計劃’。

不過這確實有點兒難。

東非這地方被歐洲坑的太狠了。

就像坦尚尼亞,好不容易決定和歐洲人走近一點兒,還以為港口的事情得罪了龍國,結果呢?反手讓英國人坑了個狠的。

歐盟的‘全球門戶計劃’看起來是挺美好的,又要擴大對非洲商品的進口,又要給非洲搞基建,但是事實上歐盟並沒有付出太多的實際行動,具體專案落地進展異常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