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菊廠會被制裁?只因為他和別的手機商是性質完全不同的科技公司,自然得到的待遇完全不同,而他們的區別在哪?

這就要從‘全球化’的歷史和龍國企業的角色變化來解釋。

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西方的大企業開始產業轉移,把一些工業轉移到人工低廉的落後國家,比如一些低利潤、汙染嚴重、高風險的製造業進行轉移。亞洲‘四小龍’、‘四小虎’國家都是那個時期發展起來的。

而那時候正好是龍國改革開放的時候,西方國家才發現是世界上原來有個國家如此的神奇。

那時候的龍國極度貧窮和落後,而且幾乎和現代經濟隔絕,這個國家還擁有大量的貧困人口,但是其中大部分人還都接受過基礎教育;這裡有良好的工業基礎但是技術卻非常落後;那裡有廣闊的領土和相對豐富的資源,擁有相對完整的基建,比如公路、鐵路和電力……

這個事情就讓西方人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畢竟不管‘四小龍’還是‘四小虎’,要不然人口有限,要不然能力有限,隨著發展後那邊的工資水平也迅速增加,變得不如原來那麼便宜。

而且那些國家很多教育水平有限、基建水平有限,這都限制了那些西方企業在那些國家的發展。

這時候在他們眼裡,龍國就像一個一望無際的未開發牧場,無數的西方企業就像當年的西部牛仔一樣在這裡圈地養牛,龍國迅速成為西方製造業的新大陸!從九十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紀的頭十年,龍國就像是一塊兒磁鐵一樣吸引來自於全球各地的製造業,無數的西方企業在龍國發展!

而那時候龍國的經濟發展屬於在西方國家的規劃中:由他們提供設計、技術和標準,他們提供關鍵部件,而龍國則是負責廉價原材料和勞動力,完成組裝生產,然後由西方公司負責銷售。

在這個階段裡,龍國企業承擔了最繁重最艱苦的工作,卻只能獲得10的利潤,而西方企業拿走90的利潤。

那時候龍國雖然生產了很多東西但是自己買不起,也就是在那個時期,一些公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他們透過合資或者引進的方式購買外觀設計、技術和標準,雖然還是西方公司負責關鍵部分,但是龍國的公司依然負責廉價的原材料、勞動力,完成組裝生產後由龍國本國的公司負責銷售。

在這個過程中,龍國企業的自主程度大大提高,但是大部分利潤依然被西方公司透過專利許可和關鍵零部件進口的方式帶走。但是也就是這個時期龍國很多企業擺脫了純粹的加工業,開始專注技術,開始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市場能力。

當一個企業重視技術的時候那就很自然而然的進入了第三個階段:他們透過自主研發的方式解決了大部分的技術和質量問題,雖然依舊由西方公司提供關鍵部件,依然是龍國公司負責廉價的原材料、勞動力並且完成組裝生產,但是這次開始全球銷售。

尤其是到了2010年左右的時候,龍國企業在很多領域不管是技術還是質量迅速提高,嚴重威脅到了西方同行!

等到龍國掌握了產品的完整設計、製造和質量管理能力後,龍國製造的產品開始聞名全球,龍國產品的低價格高品質對那些西方品牌算是致命打擊!

最先的受害者就是霓虹國。

當年霓虹國小家電風靡全球,而現在呢?多少曾經的大品牌宣佈破產?包括龍國手機席捲全球后,曾經世界第一的三星現在是什麼樣子?

但是那個時期在一些領域龍國的企業仍然處於‘卡脖子’階段,比如說手機業的關鍵部件和技術都掌握在西方同行手裡,比如手機的高通晶片和安卓系統,比如電腦裡的處理器和indos。

透過控制這些關鍵技術和零部件,西方公司依然可以拿走那些手機商的大部分利潤。

就用某‘國產’手機舉例:他的核心處理器來自漂亮國,記憶體來自泡菜、螢幕來自於泡菜和霓虹國、攝像頭來自於霓虹國,關鍵通訊晶片和感測器都來自於歐美,甚至連螢幕的表面鋼化玻璃都是漂亮國公司的產品,而那個手機廠提供的只是外殼、揚聲器、介面等低產值配件。

看看他們的新品釋出會就知道,新品宣傳點竟然是‘我拿到了漂亮國最新款的手機晶片用在我的手機上’。

結果可想而知:一部手機超過70的利潤被西方供應商拿走!

而到這裡的時候都是西方人想要看到的局面,他們自然不會制裁這些

當然,到這裡也絕對不能說這些手機廠不好:他們創造了大量的工作崗位,賺取了大量的外匯,同時在世介面前建立了‘龍國製造’的好口碑……

總而言之這都是對國家非常有幫助的!

這件事兒再說透點兒就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競爭問題。

憑什麼西方人享受最多的假期、最好的福利、最高的薪水和獎勵,而發展中國家就要辛苦工作加班加點卻只能拿到微薄的工資掙扎著養家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