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道德的底線超級靈活(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鵬給出答案:“我們從來不認為‘道德’兩個字是好詞彙!尤其是德國人說我們有道德這絕對是罵人!”
“???”羅蘭一頭霧水:“你們龍國人做事不是最喜歡講‘仁義道德’嗎?我研究過你們國家的儒家思想,其核心思想不就是道德嗎?”
蕭鵬撇嘴:“你也不看看,我們國家現在還是儒家治國嗎?”
“嗯?”羅蘭一頭霧水。
蕭鵬道:“你們知道我現在最想抽的人是誰嗎?”
眾人搖了搖頭不明所以。
蕭鵬道:“我的初中老師。”
“啊?”眾人一頭霧水。
蕭鵬道:“我的初中老師最經常乾的事情就是抨擊魯迅,他說魯迅從來配不上成為‘文豪’二字,說他只不過是活在一個特殊的時代,他的思想他的文筆其實也就那樣。那畢竟是我的老師,所以我很長時間之內也就認可她的說法。可是等我長大後,我看了魯迅大師寫的我們國家第一部現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翻閱之後我驚為天人,大師不愧是大師。其思想時至今日讓人歎為觀止。”
德科皺眉道:“一個老師怎麼能這麼教孩子呢?”
胡二愣聽後道:“哎呀,有一說一,老闆他們年輕,這個情況好多了!像我們這個年齡的人在小時候都是接受什麼教育?漂亮國霸氣小護照,德國良心下水道,全民醫療索馬利亞,俄國白送房一套,不搞世襲新加坡,恆河聖水有療效,喜迎皿煮伊拉克,埃及抗議不挨炮,舌尖英國很美妙,希臘全民皆勤勞,霓虹國夏令營呱呱叫!”
德科一頭霧水:“這都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怎麼還有我們德國的事情?”
胡二愣道:“這都是我們小時候受到的教育,具體內容簡單概括就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啥東西都是外國好,我們國內的任何東西都是差勁的。”
楊猛道:“這就是剛才羅蘭說的媒體話語權的力量。”
德科恍然大悟,然後又問道:“蕭鵬,那你提這個魯迅大師是什麼意思?”
蕭鵬道:“魯迅大師在狂人日記裡有一句話我記憶深刻,原文是這樣的:‘我翻開歷史一看,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都說道德是我們文明的基礎,但是你翻看歷史,基本上都是這高舉‘道德’大旗欺壓別人的事情,”
“古代思想家莊子說‘天生萬物,各從其性’,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你永遠不要質疑人類的多樣性,所有人的思想都不一樣,你還要求這些人對‘仁義道德’達成一個統一的標準?這怎麼可能呢?仁義道德是約束自己的而不是規定他人的,而現在大多數人都像你這樣,拿著‘道德’要求別人不要求自己。”
羅蘭瞠目結舌:“我那是說你們好話啊!”
楊猛卻道:“在我們眼裡但凡嘴裡說‘道德’倆字的都是罵人!”
羅蘭:“……你們比我前女友還不講理!”
“哈哈哈哈!”眾人笑了起來。
蕭鵬指著德科道:“就像德國人收了那麼多的難民,嘴裡都是仁義道德,可是說到底收留難民只不過是筆生意。德科,你們德國人真的那麼喜歡幫助難民,你能讓難民去你家生活嗎?”
德科聳肩不說話。
楊猛卻道:“照我說德國也別搞什麼製造業了,今後職業收留難民就行了,還造什麼汽車啊!”
蕭鵬打了個響指:“有道理!”
德國為什麼原來那麼愛收難民?因為在德國甚至在整個歐洲,與難民有關的一切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
對他們來說,難民就是一門生意。
就在五個月年前德國內政部長南希費瑟還在喊著‘難民數量不設上限多多益善’,五個月後她就親自下令收緊德國移民政策。
不過這樣打臉的事情發生在她身上不稀奇:就在巴以衝突剛開始的時候她下令誰支援哈馬斯把誰驅逐出境,這才過去多久又換了一副嘴臉聲淚俱下的同情巴勒斯坦人;前腳說要不計成本從行動網路基礎建設設施中拆除菊廠和中興的裝置,後腳就對天吹口哨像是什麼事情都不是她 說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