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這個地方有時候真的不好說什麼,這裡人過的貧窮不是沒原因的。

在這裡隨時隨刻都在發生戰爭。

注意這個詞:隨時隨刻。

這個詞兒用在這裡真的是一點兒:在非洲就是你打完了我打,我打完了他打。

這不,衣索比亞那邊剛剛結束內戰,蘇丹內戰又開始了。

其實蘇丹這麼多年就沒有停火:2011年南蘇丹獨立後,兩邊都開始了內戰,等到2016年兩邊開戰,內戰終於結束都是一致對外,

等到2019年的時候戰爭結束,蘇丹再次爆發內戰,直接推翻了自己的總統;到了2021年再次發生內戰,又推翻了自己的總理,這好不容易消停兩天,最近再次發生內戰。

這次內戰更有意思,是‘蘇丹武裝部隊’同‘蘇丹快速支援部隊’發生的內戰。

這乍一聽很像是蘇丹軍方的內戰,其實仔細分析一下還真不是那樣。

一般來說,各國的快速反應部隊都是軍隊中的佼佼者,比如說龍國的‘空降兵第十五軍’、‘海軍陸戰隊’、‘陸軍航空兵’之類的。

反正世界各國的快速反應部隊基本上核心特點就是一個字——快。基本上都能做到‘快速部署、快速支援、快速突襲、快速制敵’、

但是‘蘇丹快速支援部隊’絕對不在這個行列。

他們說白了就是軍閥、僱傭兵。

這支部隊說起來還要跟卡大佐有關。

當年卡大佐派兵攻打查德,查德大量老百姓逃難湧入蘇丹。

而蘇丹當時根本沒有能力守衛邊境,於是當時的蘇丹總統就想了個辦法:給蘇丹的軍閥官方頭銜,讓他們負責守衛邊境。

當時蘇丹邊境很多這樣的軍閥部隊,後來做大做強的就是現在的‘蘇丹快速支援部隊’。

後來南蘇丹獨立,南北蘇丹戰爭結束,這支‘蘇丹快速支援部隊’應該成為加入蘇丹軍方正式編制,可是當時的蘇丹總統害怕軍方做大做強,於是就讓‘蘇丹快速支援部隊’脫離軍方編制另起爐灶以牽制軍方的勢力。

結果沒過兩年‘蘇丹快速支援部隊’和蘇丹軍方就合起夥來推翻了總統……

估計那位在總統寶座上穩坐了三十年的巴希爾估計也沒想到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是‘人中呂布’。他是挖了個坑把自己給埋了。

為什麼說他們又是僱傭兵呢?

他們還真的一直都在幹這個活兒。包括沙特和北葉門的戰場上就僱傭了很多‘蘇丹快速支援部隊’計程車兵參與了葉門戰爭。

雖然他們在那邊表現不咋滴,但是畢竟賺到了大量美刀,而且和沙特等海灣國家關係非常密切,這有錢有後臺後野心也就大了很多。

千萬別小看這支軍閥部隊,人家的‘總司令’達加洛可是正經八經的‘文武雙全’:不但有極強的統帥能力,還有高達小學三年級的高學歷!

那麼‘蘇丹武裝部隊’應該是正規軍了吧?

其實也是軍閥。

如果真的是正規軍能推翻兩任領導人?

但是人家後臺硬:他們的身後是漂亮國以及埃及走的非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