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被坑了的大飛機(第1/2頁)
章節報錯
事實上知道這事兒後漂亮國差點兒崩潰!他們知道這事兒後第一時間要求巴鐵把這飛機趕緊修好了飛回去!
但是巴鐵說了:這飛機迫降時候前起落架折斷,兩臺發動機脫離機體,機身和機翼在迫降過程中部分結構受損,飛機修不好了。
漂亮國一聽這情況就要求巴鐵把飛機給拖回去。
巴鐵回答更絕:我們剛經歷完戰爭沒幾年國家沒錢,這麼大的飛機要拖回去運費太貴,要不然這樣,你們出錢我就拖。
漂亮國自然不想出錢,又要求巴鐵去炸掉飛機。
這次巴鐵回答更乾脆:我們不能跑龍國境內搞爆破影響兩國關係,反正這飛機修也修不好。乾脆這破飛機就送給龍國了。
漂亮國氣的只能乾瞪眼。
當時龍國32個單位近五百專家第一時間到了大西北,把那架飛機進行了全方位的拆解、分析和研究,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把這架飛機裡裡外外給吃了個透!
那時候才算是填補了龍國國內民航領域研究的空白!
龍國科研人員發動了‘寫輪眼’技能,僅僅又過了幾個月後,關於運10的14.3萬頁設計圖紙就已經完成設計,同時根據波音707發動機仿製除了國產渦扇8發動機。
到了1980年的時候,運10飛機的2號機完成首飛,當時全世界震驚——他們不相信龍國能造出來這樣的大飛機。
用路透社當時的報道是:‘在得到這種高度複雜的技術後,再也不能視龍國為一個落後國家’。
在那時候,運10就算不是國際最先進的,也絕對屬於第一梯隊的存在!
那時候的空中客車還只能造支線飛機呢!
而這架飛機進行了107架次155小時的飛行後,徹底驗證了這飛機的可行性,經過適應性調整後完全可以進行生產!
可是就在這時候,這個專案卻突然被停了!
現在很多人說運10專案的停止是因為那時候國家太窮支撐不起來,這個原因有但是並不大。
最關鍵的是:運10專案從立項到最後,基本上就是各部門扯皮的結果:負責這個專案的主管單位先是國計委和國防工辦,後來又變成了機械委,再後來又是國防工辦,又是國防科工委……
反正幹著幹著就出現了沒人管的空窗期。
而且那時候剛改革開放,‘造不如買’的呼聲越來越多,然後漂亮國就趁機給挖了個超級大坑:他們的麥道航空公司那時候提出要和龍國合資建廠,在龍國建立生產線生產d82和d90兩款飛機。
他們的要求就是:合作建廠可以,但是要拆毀運10生產線,解散運10專案三千多人的技術團隊,理由是‘要嚴格按照漂亮國的標準來,你們的科研人員不符合我們的標準’。
於是這三千多人真的就被解散,很多技術骨幹就那時候外流去了別國,為西方飛機研發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這事兒絕對不能怪他們,人總是要活著的。
事實上那時候正式改革開放初期,而說是改革開放,事實上大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是改革什麼是開放腦子都是一片漿糊。
而那個時期也是全國科研機構、生產機構和竣工機構最慘的年代,那時候這些機構的人想要保留人才那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造核彈的504廠為了在那個時期去賣雪糕現在可以問問蘭州老一輩兒吃沒吃過504大雪糕);現在武直十的‘孃家’當年造過火鍋、造過小家電,生產過‘昌河微面’;至於現在航母上飛行的殲15的‘孃家’沈飛?現在在一些農村地區沈飛客車是客運主力呢……
在那個時期人才外流是必然現象!
崔健有首歌叫《紅旗下的蛋》,儘管現在也沒鬧清楚這首歌名到底是‘下出來的蛋’還是‘下面的蛋’,但是那首歌的歌詞很好的反應了當時的心態。
那麼為什麼說這是漂亮國給挖的‘超級大坑’呢?
就在雙方建廠成立生產線的時候,波音突然收購了麥道公司!雙方的合作戛然而止!從此龍國航空工業徹底失去了積累大型客機制造和製造經驗的機會,從此龍國只能買民航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