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他不可能有孩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鵬喝了一口香檳道:“日子越不好過,越能體現出‘抱團取暖’的重要性,咱們國家剛建國的時候就,九成人口住在農村,大多數人的爺爺奶奶父母這輩兒都是在農村大家庭中長大,那時候交通閉塞,人口流通少,基本上生在哪長在哪住在哪,大家誰都離不開誰。那時候碰到個災年什麼的就需要互相幫扶才能平安度過,多一個關係好的親戚多一分生存機會,不重視親情能行嗎?再說了,考慮到當時資訊閉塞,大家文化平明類似,興趣愛好思想觀念都很接近,這麼多因素加在一起,重視親情也是很重要的。”
“但是現在社會發展那麼快,人口比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城鎮人口的增多親情都早就變樣了,一家人因為工作學習原因分部天南地北,大家財富不同,生活地方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隨著生活變好也不怎麼以來親戚接濟,在街上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小家庭獨立性也就越來越強,這樣的時候親情顯得也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咱們往前 的一代人,經濟條件總體比較艱苦,那時候還講究多子多福,看看咱們父母那一代基本上都是兄弟姐妹表親一大堆,而到了咱們的時候整體經濟條件變好了不少。不管是咱們小時候還是長大進入社會都沒指望著靠大家庭來吃飯,而且獨生子女也多,都是寵出來的小寶貝,誰願意受親戚的氣?關係自然也就遠了。”
謝媛媛聽到這裡不解問道:“什麼叫受親戚的氣?我怎麼覺得我的親戚態度都很友好啊?”
楊猛回答了這個問題:“借用蕭鵬的一句話說:等你有錢有勢了,你會發現全世界都比你變得友好,所有人都彬彬有禮說話得體。你的家庭出身說你‘含著金湯匙’也不為過,所以你遇到的親戚都是所謂的‘巴菲特式親戚’。”
“巴菲特式親戚?什麼意思?”謝媛媛不解。
蕭鵬道:“巴菲特式親戚就是那種互幫互助的,當時巴菲特的創業基金大部分都是親戚提供的。”
謝媛媛不解:“這不是親戚之間的常態嗎?”
楊猛道:“那是你不知道普通家庭的親戚是什麼樣,基本上都是‘你收入多少?’‘你怎麼還不結婚?’‘你上大學有什麼用?俺孩子沒上大學,賺的比你多很多!’‘俺家剛買了輛xx車,你怎麼還不買車?’,還有一邊說著‘還是你們在大城市混的有出息’,一邊把自己的車鑰匙手錶不經意露出來的……”
“唉,現在想想那時候每次回去都是受折磨,每次回去都是受批鬥大會,那時候掙錢少,基本上就是被各種親戚指著鼻子說自己不努力,各種給我‘指明路’,這個讓我考公務員,那個讓我出國務工。走了之後就教育自家孩子‘千萬別學楊猛,一點兒出息都沒有,他這輩子也就那樣了’。結果等我家好過了再屁顛屁顛到我家:‘全家孩子就你最有出息,你也帶帶我家孩子唄,當時還是我讓你出國你才賺了大錢的’。這樣的親情真的不要也罷!”
蕭鵬聽後笑著對謝媛媛道:“是不是這樣的親情關係是你沒聽過的?”
謝媛媛卻道:“也不是這樣,事實上我們家原來聚會的時候也是如此,我原來也是經常被親戚批評。”
“不會吧?”蕭鵬不相信謝媛媛的話。
謝媛媛道:“我和錢雲飛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是丁克家庭,經常有人那這件事情說事兒。”
蕭鵬恍然大悟。
所謂的‘丁克家庭’是英文音譯,原文是‘doube ine no kids’,意思就是雙收入不要孩子的家庭。大概是九十年代的時候這個概念進入了我國,當時一批知識分子都覺得這是西方先進生活方式這麼做非常酷,包括現在也有不少人選擇了這樣的生活。
蕭鵬不能說這麼選擇是錯誤的,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不過如果說這是‘西方先進生活方式’蕭鵬是不認可的。
反正蕭鵬還沒聽說過有任何一位西方富豪、名人沒有孩子。
具體丁克生活好不好那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不對啊?”蕭鵬突然想起來:“我見過錢雲飛的孩子啊!”
楊猛也道:“是啊,那個亞美尼亞模特給他生的孩子。”
謝媛媛卻道:“這不可能,那不可能是他的孩子。”
“嗯?”蕭鵬聽後不解:“你怎麼能確定?”
謝媛媛道:“我們沒離婚的時候有段時間我很想要孩子,就想過各種辦法都不行,最後就把他的小蝌蚪帶去化驗確定他有嚴重的死精症。所以我確定他不可能有孩子的。”
蕭鵬和楊猛對視一眼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只能說這個事情真的很阿聯酋。
阿聯酋那裡什麼都缺,就是不缺西方女孩。
那個國家本國人口只佔10,其餘的九成人口都是來自於外國。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於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務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