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看著桌邊的軍刀道:“這就是朱可夫手下敗將的軍刀?”

蕭鵬搖頭道:“不不不,準確的說東八百藏在朱可夫過去之前他就死了。他是引起諾門坎戰役的導火索。”

楊猛道:“引起諾門坎戰役的導火索不是因為弱嗎?”

“嗯……”楊猛的話還真沒錯。

弱小是原罪,落後就要捱打!

亞歷山大把軍刀隨手扔到沙發上,然後低頭吃火鍋。

蕭鵬一頭霧水:“亞歷山大,你就這麼看不上這把刀?”

亞歷山大卻道:“我們做了那麼久生意你忘記我是做什麼的了?我的私人收藏裡有威廉裡特爾馮勒布的軍裝和他的馬克斯約瑟夫軍事勳章。嗯,這個我是不能割愛的。”

蕭鵬一拍額頭。

拉爾夫卻道:“你這個文物販子,我告訴你,不少人現在開始盯上你了!”

“我知道啊!”亞歷山大卻毫不在意:“他們只是盯上了我的線兒,再說了,盯上我又如何?他們能拿我怎麼辦?”

亞歷山大別看人在厄利垂亞還是名情報販子,但是在英國卻有另外兩個身份:一個是‘著名文藝品收藏家’,一個是‘歐洲最大文物走私網路的締造者’。

這也就是拉爾夫叫他‘文物販子’的原因。

他從哪裡走私文物?

主要是各大博物館。主要目標是大英博物館

世界四大謊言之‘英國人是紳士’。

二戰後,在漂亮國和蘇聯的聯手拆解之下,歐洲的殖民道路走到了盡頭,各個殖民地紛紛獨立。像英法等殖民大國對這事兒是有心無力。但是對他們這麼多年掠奪來的財富,他們是死不放手。

號稱‘世界贓物博物館’的大英博物館裡有超過八百萬件來自於世界各地他們搶劫而來的文物!

上世紀六十年代英國更是直接修改憲法,以‘擔心文物所屬國無法妥善保管文物’為由,拒不歸還這些文物。

為了賴賬修改憲法,這很符合西方人的辦事風格。

八百萬件是什麼概念?

到了今天大英博物館才只登記了450萬件文物——實在是東西太多登記不過來,絕大多數文物放在庫房裡不見天日。現在大英博物館展出的只是冰山一角。

那麼英國人自己儲存的如何?

三個字形容:隨便偷。

曾經有個記者做了個測試:他在大英博物館裡偷了一個黃金做成的文物,然後大搖大擺的從正門走了出去,然後在外面的咖啡廳裡優哉遊哉的喝了杯咖啡,然後再從正門回到大英博物館把偷來的東西放回原處。

全程無人發現。

現在那邊還有超過三百五十萬件文物沒有登記在冊,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被偷了什麼東西。

這也給了大量犯罪集團看到了‘商機’,歐洲有大量的犯罪分子主要目標就是各個博物館——要不然蕭鵬家裡的那些‘國寶級’文物都是哪來的?

說起來聽起來有點兒暴殄天物:那些犯罪集團最喜歡的是貴金屬製成的文物,例如黃金之類,他們偷出去後會選擇融了提取貴金屬,這樣既容易出手還不容易被抓被追繳。

別看倫敦擁有全世界最嚴密的攝像頭密集程度,但是在那些經驗豐富團體配合的盜賊集團面前真的是形同虛設。

而且被偷了英國方面還不好追繳——因為這些東西本來就是贓物,他們出面追繳名不正言不順。

都說‘盛世的古董亂世的黃金’,現在蕭鵬已經成了亞歷山大最大的客戶,從他那裡買來了大量的文物。

至於價格?

白菜價!

這些文物價格低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文物是最容易用來洗錢等犯罪行為的物品,所以對文物銷售世界各國有嚴格的規定,想要銷售文物要有完善的流通記錄。而這些贓物是拿不出來的。

而想要給那些贓物洗白,需要的就是各種博物館、拍賣行,蕭鵬‘恰好’有個博物館。

話說蕭鵬購買這些文物還真的不是為了賺錢,他是想要把流落海外的龍國文物帶回國。所以洗不洗的無所謂。

話說那個屁股不正的《南方週刊》最近一直在抨擊把文物帶回國的事情,說那是‘極端’、‘狹隘’,還胡說什麼‘霓虹國帶走的龍國文物都是花錢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