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新發展道路的典型(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鵬事實上很多時候也想不明白非洲人的想法。
在丹卡里亞沙漠那裡,招待貴客的食物是什麼?
除了駱駝肉、羊肉之類的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兔肉!
那邊的阿法爾人來了客人,就先跑去綠洲裡抓兔子用來招待客人。
當地的宗教習慣是ys宗教和本地原始崇拜結合的產物,所以很多東西他們也不吃,而兔子就是他們可以吃的肉類之一。
可是這個事情讓蕭鵬很是無語:他們知道養羊、養駱駝,卻不知道養兔子!
他們所謂的‘養兔子’就是抓到兔子先不吃,然後用繩子綁在院子裡,等到想吃的時候宰掉。
至於他們為什麼不養兔子?
因為他們能見到的兔子都是‘開普野兔’,這玩意野性也大,不好養殖。
那麼他們就不知道去養那些方便養殖的肉兔品種?
他們不知道!
一個個胎教肄業的水平,你告訴他們像什麼巨型花明兔、法國垂耳兔等兔子動輒長十斤以上他們會反過頭嘲笑你胡說八道。
而且養殖兔子對技術要求還是很高的,一個不小心就會導致兔子死亡。
非洲人並不缺食物,天天吃木薯也能吃飽肚子,他們缺少的是蛋白質。雖然他們養牛養羊養駱駝,但是這些東西既不能隨時宰殺價格還貴老百姓承受不起。
蕭鵬就把目標放到了兔子上。
全世界最愛兔子的人自然是龍國人,愛的那叫一個深沉——現在世界上九成的兔絨都是龍國生產!
從周朝開始,兔子就成為各種祭祀典禮裡不可缺少的祭品之一,當時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明視’。
自古以來,兔子肉和豬肉就是龍國老百姓主要的食用肉類。
千萬別信什麼網路小說裡穿越古代去養豬的橋段,什麼古人嫌豬肉腥不吃豬肉。
能不能吃飽肚子都是個問題的年代裡還挑肥揀瘦嫌豬肉腥不吃?
腦子但凡正常點兒也不會信這個鬼話!
再說了,沒吃過野豬肉嗎?沒去過歐美國家買過豬肉嗎?那都不是騸豬,也沒見過有人少吃。
為什麼有古人不吃豬肉的謬論?
這事兒說起來很荒謬。
事實上豬肉在古時候屬於上等食材。
有一個成語叫做‘一言九鼎’,這裡的‘九鼎’可不是傳說中的‘大禹鑄九鼎震九州’的神話,事實上‘九鼎’是指九種食物。
其中排在前三的就是:牛、羊、豬,這三種牲畜的肉又叫‘大牢’,屬於最高階的食材。
但是古代的時候,牛原因為和農耕相關是屬於不能殺的,所以人們能吃的就只有羊和豬,而羊排在豬前面,所以他們為了體面就只能吃羊肉。
大家都是貴族都是在吃羊肉,結果有人吃豬肉,那不就是說明自己低人一等?
誰家貴族也不願意幹這事兒,所以古代的時候就是貴族吃羊肉,百姓吃豬肉。
而記錄歷史的都是文人都是貴族,所以在他們記錄下來的文史裡就是‘豬肉腥不可食’,事實上就是貴族版‘何不食肉糜’的體現而已。
蘇軾的故事最能說明這一切。
‘東坡肉’是怎麼誕生的呢?
都知道蘇軾是個吃貨,哪怕是被貶到惠州剛開始也落不下面子依然吃羊肉,按照他給弟弟的家信裡說的就是‘惠州市井寥落,然猶日殺一羊,不敢與士者爭,買時,囑屠者買其脊骨耳’。
意思就是說:我在惠州想要吃羊肉不敢跟當官的搶肉,就偷偷買一些沒人要的羊脊骨吃。
後來實在太窮了,連羊脊骨也吃不起了,實在沒辦法去研究豬肉的吃法。
那時候豬肉就是底層老百姓的專屬!
他還寫了一首《豬肉頌》:洗淨鐺,少著水,柴頭罨煙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