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決不能去的巴德梅(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推翻海爾塞拉西的軍政權也是非常不得人心的,引起埃塞人民的不滿。
於是埃塞境內的提格雷州人民奮起反抗,組織了叫做‘提人解’的武裝力量進行反抗,而提人解和鬧獨立的‘厄人陣’聯合起來對抗埃塞軍政府,於是尷尬的一幕發生了:三支gczy信仰的隊伍從物理意義上上打成了一片。
最後結果是埃塞軍政府被推翻,提人解當了埃塞領導人,而厄利垂亞也是那時候獨立,提人解則成了厄利垂亞的執政黨。
這倆國家執政黨都是一個戰壕裡躲子彈的好兄弟,結果這對好兄弟卻發生了‘現代史上最沒意義’的戰爭,而這場戰爭的起因卻是因為幾個想要圖財害命的小賊。
事情是這樣的:厄利垂亞獨立後,兩個國家發現這兩國家的邊境還沒有劃好。
本來對這倆國家沒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
兩國邊境雖然幾千公里,但是基本上都是沙漠荒灘,多分點兒少分點兒無所謂。就像丹卡利亞沙漠和埃塞的沙漠是連在一起的,反正兩邊都是沙漠多一點兒少一點兒無所謂。真正有爭議的地方也就是三個小鎮之一,其中一個就是巴德梅。
但是這三個小鎮加起來還不到一萬人,所以兩國基本上都沒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雙方組成了一個聯合小組慢慢還分邊界,但是由於兩國邊境太長,這活兒一干就幹了五年還沒幹完。
而到了1998年的時候,兩國的關係稍微發生了點兒變化。
這個事情跟政府無關,而是跟老百姓有關。
埃塞老百姓抨擊政府對厄利垂亞太軟弱,輕而易舉就讓厄利垂亞獨立;而那時候厄利垂亞國家剛獨立老百姓心氣也高,一直要求政府採用強硬的外交政策,為了平息民憤厄利垂亞還在1997年發行了本國貨幣棄用衣索比亞貨幣,反正兩邊老百姓關係還真不好,但是兩國領導人關係還是一如既往的密切。
而改變這一切的就是巴德梅。
巴德梅這個地方在兩國邊境,人口總共加起來還不到一千人,當時歸厄利垂亞進行管理。
結果1997年的時候,一群埃塞散兵遊勇來到這裡,驅逐了厄利垂亞官員宣佈這裡是衣索比亞的地盤。
事實上這個事兒還真不是埃塞政府授意的——非洲大兄弟行事永遠這麼天馬行空,幾個人幾把槍就能‘幹大事’。
這個事情厄利垂亞總統伊薩亞斯就給當時厄利垂亞方面溝通了一下,第二年就派官員回去進行管理,事情也就解決了。
結果這些官員回去沒多久,竟然全被人殺了!
當時厄利垂亞境內民情激憤,都說這是埃塞方面故意設局殺人給厄利垂亞警告,而伊薩亞斯考慮一下,覺得這事兒也不能這麼算了,兩次邊境衝突都是自己吃虧,如果不好好解決他們今後的外交工作好開展。而且老百姓不是天天嫌棄他不硬嗎?
男人怎麼可以不硬!
於是他直接派兵出擊巴德梅,全殲當地埃塞警察,然後發表電視講話: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厄利垂亞不懼怕進行全面戰爭!
蕭鵬跟伊薩亞斯聊過這個事情,對此他的說法是:那是誤判。
首先這個事情其實就是個單純的治安案件,就是幾個土匪謀財害命而已,再次跟埃塞政府無關。
而且按照他當時的想法是:接下來兩國會發生談判,這次出兵可以為今後的談判增加一點兒籌碼,而且當時國內的民眾態度也由不得他不這麼做。
這件事情說白了就是一個邊境小鎮發生的衝突,怎麼可能發生大規模戰爭?
但是他沒有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巴德梅的位置比較特殊,那裡緊鄰著埃塞提格雷州。生活的都是提格雷人,也就是‘提人解’的老家。事實上巴德梅所在的厄利垂亞塞拉耶省生活的也是提格雷人,兩邊語言一樣,但是因為歷史原因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有所不同,所以同為一個民族卻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你這抄我老窩我能受得了?於是埃塞直接宣佈對如你所願:你要戰我就戰!直接兵分三路進攻厄利垂亞,而伊薩亞斯也直接在三地都派兵迎擊。
於是兩個國家就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場‘二戰時期武器、一戰時期戰術、拿破崙時期的戰地救護’的戰爭。
順便一提,那也算的上是現在東歐發生的事情的預演。
這場戰爭本身就不對稱:埃塞六千萬人口,厄利垂亞那時候還不到二百萬人口,這怎麼打?
而且埃塞那真是兵強馬壯:當年蘇聯支援他們打索馬利亞的武器還沒用光呢。於是埃塞坦克大軍進入了埃塞。
兩邊大軍先是對峙了十天沒有開火——因為補給沒有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