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馬利亞走到今天這一步,說白了還特麼的是英國人埋的雷。

‘世界攪屎棍’絕對是名不虛傳!

1884年‘柏林會議’的時候,歐美殖民者把索馬利亞人的居住區給劃成了五部分:法屬索馬利亞、英屬索馬利亞、意屬索馬利亞、英屬東非和歐加登地區。

一群歐洲人遠在千里之外的德國就把非洲給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等到非洲各國鬧獨立運動的時候,英國人一看自己控制不住這裡的殖民地,就提出了一個‘大索馬利亞國’的概念,就是說:索馬利亞人應該生活在一起建立一個索馬利亞人的國家。

當時英國人對索馬利亞人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當時的法屬索馬利亞就是今天的吉布提,英屬索馬利亞就是今天亞丁灣旁邊的索馬利亞蘭和邦特蘭;意屬索馬利亞則是現在的索馬利亞和索馬利亞西南國,英屬東非就是現在的肯亞,

二戰時期義大利戰敗,他的殖民地交給英國託管,也就是說英國在那個時期除了吉布提和歐加登之外,已經擁有了所有的索馬利亞人生活區域。從1941年開始,索馬利亞徹底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吉布提那是法國人的殖民地先放開不談,而且就是個彈丸之地沒什麼必要撕破臉,最關鍵的地方就是歐加登!

說過起來歐加登地區原來確實就是屬於索馬利亞的:現在從地圖上看,索馬利亞地圖就是個數字‘7’的形狀,其實他們本來應該是個三角形,失去的那一部分就是歐加登。

說起這事兒就要提一提‘作戰勇敢無比’的義大利人。

現在提起義大利在非洲的殖民史,有一點兒被拿出來反覆鞭打:當時他們想要入侵埃塞把埃塞變成他們的殖民地結果讓埃塞給暴揍一頓,成為唯一一個輸掉對非洲戰爭的殖民者國家。

埃塞皇帝孟利尼克二世不但打跑了義大利人,還反手搶下來了歐加登。

當時站出來調解這個事情的就是英國,他們出面調停戰爭,把歐加登地區劃給了埃塞。

順便一提,其實本來埃塞國土面積其實並不大,當時也是一個的一個小國家,而當時蹦出來的猛人就是這個孟尼利克二世。他原來是紹阿國的王子,國家被阿比西尼亞王國擊潰後他成了俘虜,後來逃回邵阿後精勵圖志然後擊敗了阿比西尼亞自己成為阿比西尼亞的國王,然後帶領國家不斷擴張,迅速征服了附近所有的國家,在擊敗義大利後搶下歐加登這才有了現在衣索比亞的樣子。

他也被公認是現代埃塞的締造者。

只可惜他在1908年時中風癱瘓,中風幾年後也死於宮廷密謀和權力爭奪。強盛一時的埃塞這才走上下坡路。

他死後不管是義大利人還是英國人都對歐加登垂涎三尺,歐加登也在埃塞、義大利和英國人之間數易其手,一直到1955年才完全落於埃塞之手。

之所以那段時間歐加登屬於埃塞,很大的原因是英國沒有掌控力了。

那個年代全非洲鬧獨立,他們扛不住!

於是他們轉而求其次,從那時候搞出來一個‘大索馬利亞國’的概念,忽悠索馬利亞人搶回歐加登地區。

當時英國人在索馬利亞的影響力不是蓋的,索馬利亞獨立後全國上下都被這種‘大索馬利亞’主義影響,所有索馬利亞人都認為只要是索馬利亞人在的地方都應該歸屬於索馬利亞!

從索馬利亞成立之後,他們就是一種強硬又自私的外交策略,而索馬利亞的鄰國基本上都有索馬利亞人生活,所以換個方式說:他和所有的鄰國關係都非常不好。

等到冷戰開始的時候,索馬利亞卻幹了一件聰明事兒:他們保持‘中立’,兩邊都不站——就和龍國關係好,現在他們國家很多基建還是那個時期龍國幫忙援建的。

蕭鵬去過索馬利亞,結果一個老人看到蕭鵬很興奮,對著他唱了一首‘東方紅’。

由此可見在老一輩兒索馬利亞人對龍國人的印象那是相當的好。

而位於交通樞紐區域的他們只要在冷戰時期不站隊,兩邊就要都哄著他們,所以那幾年埃塞的經濟也是飛速發展。

一直到1964年,他們和自己的老仇家埃塞發生衝突時,漂亮國拉了一個‘偏架’讓索馬利亞吃了虧。

於是索馬利亞因為這個事情就站到了蘇聯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