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國自古以來非常重視情報工作,西漢的‘繡衣’;三國的‘校事’;北魏的‘侯官’;唐朝的‘不良人’;明代的‘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宋代的‘皇城司’;清朝的‘粘杆處’等等等等。

但是英國儘管是整個歐洲最早進行間諜行為的國家,但是在二十世紀之前,他們是沒有任何官方統一情報機構的,甚至間諜活動還被他們認為是‘不體面’的事情只有由類似於軍方、外交系統偷偷進行。

而英國情報機構的誕生也非常離奇——是因為一個作家的吹牛x。

當時英國下議院有一個叫做厄斯金柴爾德斯的議員,他同時還是一名暢銷書作家。

他有一本暢銷書叫做《沙岸之謎》,書裡講述的內容就是間諜潛入英國,把英國軍隊騙到海外然後趁機攻入英國的故事。

這本來是一本小說,結果隨著這本書的不斷暢銷,就變成了英國人真的認為德國人在英國佈置了數萬間諜隨時準備給英國致命一擊!

那個時期全英國上下最熱衷的事情就是‘抓間諜’——甚至連這本書的作者厄斯金柴爾德斯都有一次在路邊撒尿的時候被過往群眾給當做是間諜給暴揍了一頓!

傳到了最後甚至成了‘六萬德國間諜正在英國伺機搞破壞’!

當年在英國的德國人加起來還不到兩萬……

卡明爵士負責修建的岸防工事專案也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

事情越鬧越大,於是英國政府決定趁機組建統一的情報部門,這個部門叫做‘特勤局’,所有成員必須辭去公職,間諜活動屬於自發行為和政府無關,至於運作模式是外交部出錢,陸軍幹活。

而海軍知道這事兒也想摻和進去,但是他們又沒錢又沒人。

但是他們也有以上兩個部門無法比擬的優勢——他們不要臉!

反正你們兩家要不然讓我塞一個二把手進去,要不然你們就別想做成這件事兒!

三方進行了很久的英國式辦公效率之後,終於確定了最後方案:由海軍方面提供一個陸軍以及外交部都認可的人到特勤局當二把手,有一家不同意的都不行!

而海軍也犯了難題:如果送過去一個聰明的?肯定會被那兩家否決掉,只能送一個從來沒從事過情報工作對其餘兩方沒有威脅最好忽悠的笨蛋過去其餘雙方才會同意。

而且去了特勤局也就意味著斷了前程——需要脫離公職!

那麼海軍忽悠的大冤種是誰?

在那邊修岸防工事已經五十多歲的的‘現代諜報之父’卡明爵士就這麼登入了歷史舞臺。

開始卡明當然是不情願的。因為在那邊搞岸防工事的油水實在太足了!

為了讓他能去特勤局,英國海軍甚至成立了一個‘岸防工事防禦委員會’,意思就是你不用去南安普頓修防禦工事,該給你的油水還是你的!

他就等於領了兩份工資去的特勤局上班。

然後到了那裡後他就發現那裡有他沒他都一樣。

那時候的工作都是由陸軍的凱爾少將負責,他在特勤局就是空氣人加光桿司令,這讓卡明很是不爽就去內個告狀,內閣會議後決定,凱爾負責國內情報工作,卡明負責海外情報工作。

這就是軍情五處和軍情六處的雛形。

作為一個從來沒有從事過間諜工作的光桿司令從事海外情報工作,卡明的諜報生涯兼職就是一部災難史。

比如他曾經和一個德國間諜會面,他不會德語,間諜不會英語,於是他很照顧那個間諜,拿了一本德國詞典去接頭,而那個德國間諜也很照顧他,直接說的法語。雙方談了半天誰也不知道對方說什麼。

卡明做情報那是給全歐洲的騙子發福利。

這哥們是正經八經的‘人傻錢多速來’,只要去找他說有情報然後預付款就行。

在卡明的諜報生涯裡,讓人騙個百八十次還是有的,加起來那也是一筆海量鉅款。

卡明就是為了買情報不知道自掏腰包讓人騙了多少錢!

咱也不知道什麼樣的人頭這麼鐵,給騙了那麼多次還不長腦子!

他鬧得笑話真的是罄竹難書。

比如說去德國和間諜接頭的時候精心挑選了一家看起來安靜的酒店,結果那是一家生意很差的j院,人家問他你找哪個女的?他直接回答我來這裡是和一個男的親密接觸……

j院老闆娘直接報警差點兒讓警察給抓起來。

這還不是最鬧出來最大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