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僱傭兵之王的寶藏(第1/2頁)
章節報錯
“僱傭兵之王?誰能擔得起這個名字?”楊猛表示不屑:‘吹的吧?’
一邊的竇明思考了一下:“蕭老闆,你說的是吉爾貝爾布林若?”
蕭鵬點點頭:“就是他。”
楊猛不解:“這人又是誰?”
竇明道:“就是鮑勃德納爾!”
楊猛恍然大悟:“哦,原來是他啊!那他確實還算對得起這個綽號。”
在非洲混,你可能不知道一個國家的總統是誰,但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一個人就是這個吉爾貝爾布林若。
當然,在這邊他不叫這個名字,他一生中太多假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鮑勃德納爾,這個名字名氣實在太大,大到了很多人都忘記了他本名是什麼。
很多人看小說,都對那些亂七八糟的僱傭兵心懷嚮往,什麼黑水公司、瓦格納公司、西班牙外籍軍團、法國外籍軍團、北極狐僱傭兵團、哥薩克部隊、以色列的izo、英國的廓爾喀部隊,一個個的都是鼎鼎大名。
但是僱傭兵其實真的沒有那麼好,畢竟他們不受《國際法》和《日內瓦公約》保護,安全係數大為降低。基本上都是一群為了錢玩命的亡命徒。
而非洲這裡僱傭兵隨處可見。就說剛果金這一個國家,現在就起碼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幾十個僱傭兵組織。
而在僱傭兵這個領域有一個永遠的傳奇,那就是‘僱傭兵之王’鮑勃德納爾。
還記得有一部關於僱傭兵的電影叫做《敢死隊》,一口氣拍了三部,現在正在拍第四部,不管哪一部的劇情基本上都是‘突突突突突突’,就是什麼幾個人顛覆政權幾個人幹掉軍閥推翻一個國家之類的。
很多人說這部影片的劇情扯淡,可是如果知道了鮑勃德納爾的生平之後才會發現:那部電影一點兒也不扯淡,現實永遠比影視作品更加的不可理喻。
這個鮑勃德納爾其實也沒幹什麼大事兒:就是在三十餘年間帶著幾十個人在非洲發動了二十多次政變,在同一個國家推翻了四屆政府,在一個國家當了十幾年的‘太上皇’。
除此之外他也沒幹什麼別的大事兒了……
這個鮑勃德納爾也算是出身名門:他的父親正是法國外籍軍團的創始人之一,而他子承父業,十九歲加入法國軍隊參加了法越戰爭,1952年退役後在法屬摩洛哥成為一名反恐警察,沒有去反恐反而卻加入了當地的恐怖組織去刺殺法國總理孟戴斯,結果刺殺失敗蹲了一年監獄,出獄後在法國做起了一名衛浴用品銷售人員。
1961年的一個偶然機會,德納爾看到一份報紙,上面講述了比利時僱傭兵在剛果金燒殺搶掠的故事,正好那時候剛果金盧本巴西那邊一個礦場招募僱傭兵的廣告,三十多歲的他就離開法國到了礦場擔任了礦場安保人員。
接下來的故事發展就讓人知道什麼叫‘創業不怕晚’。
他到了剛果金沒多久,剛果金就爆發了內戰,德納爾可算是找到了人生之路:先是幫剛果金政府軍出力,很快又跳反加入軍閥衝伯的隊伍向盧蒙巴開火,但是衝伯最後又被蒙博託幹掉而德納爾作為衝伯手下的悍將就被蒙博託趕出了剛果。
但是德納爾是好惹的?
1968年的時候,德納爾帶領著一百手下從辛巴威出發,騎著腳踏車回到剛果企圖一舉擊殺蒙博託!只可惜這個事情被蒙博託提前發現,一通炮火亂炸後德納爾的腿部被炸傷,落下了終身殘疾。
一百個人騎著腳踏車就敢發動政變,這個事情好像聽起來很不可思議有種小朋友過家家的感覺,但是在非洲這裡……
在這邊沒有比搞政變更簡單的事情了,卡大佐一個人一把手槍劫持了班加西電臺,他的助手空著手控制了的黎波里軍營——前者是因為晚上黑燈瞎火和自己人走散了所以才獨身一人;後者則是下了飛機後打了輛計程車去的兵營,因為太緊張把槍丟在計程車上了……
哪怕到了現在在非洲搞政變都跟玩兒一樣——就在2015年,漂亮國一個房地產商拿出了美元的經費僱了六七個人就去‘宇宙第一神國’甘比亞發動了一次政變。而且還真的讓他們打進了總統府……
雖然德納爾在蒙博託手上吃了大虧,但是卻也給他積累了很大的名聲,從此他在非洲的僱傭兵事業發展的順風順水,比較著名的比如1970年試圖推翻幾內亞政權,1977年又試圖推翻貝南政府,先先後後捲入了剛果金、葉門、奈及利亞、貝南、加彭、辛巴威、安格拉等非洲十幾個國家的戰爭,,一會兒給政府軍效力,一會兒又支援反對派,一會兒搞政變一會兒搞暗殺,就帶著幾十個手下就能把非洲攪了一個翻天覆地!
而他最神奇的經歷就是在葛摩。
沒錯,就是蕭鵬買了外交護照的那個葛摩。
這個國家幾乎99的龍國人壓根沒聽過,簡單來說就是非洲東部一個人口八十萬,面積還沒縣城大的小島國,當年全球流感的時候他們為了表示對龍國的支援,專門援助了一百歐元,就這一百歐元還是兩張五十面值湊起來的,有人開玩笑說:那可是那個國家僅有的兩張歐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畢竟整個國家湊不齊一箱子口罩的國家,能拿出來一百歐元真的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