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難吃的本地食物(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鵬他們去了旁邊的一個集市。
看到他們的出現,很多本地人都是各種圍觀。
這感覺倒是和十幾年前外國人到了龍國的待遇差不多。
不過剛果金這裡的食物蕭鵬真的是愛不起來。
這裡的主要食物就是木薯粉、木薯葉。
他們把木薯粉用熱水衝燙後攪拌成‘福福’然後和辣椒魚湯混在一起食用。
要不然就吃‘西光克’,也就是用芭蕉葉包裹住木薯粉團蒸熟,和龍國的的粽子比較像。蒸好的木薯粉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切片之後油炸。
至於木薯葉的吃法更讓蕭鵬崩潰,就是把木薯葉和辣椒之類的調味品一起搗碎加入羅非魚肉和水一起煮熟。
那味道可想而知。
更讓他們抓狂的是‘飯蕉’。
在剛果金生活的龍國人親切的稱‘飯蕉’為‘非洲紅薯’。
其實這玩意和香蕉是近親,長得也很像,特點就是‘大’和‘粗’——一根飯蕉的長度差不多能長到一米多長。
他們的吃法也是炸,但是和龍國的炸香蕉還有所不同。
龍國的炸香蕉一般是用澱粉、雞蛋清、煉乳之類的做糊,然後包裹住香蕉油炸之後撒上面包糠即可,而他們這邊的做法則複雜不少,裡面是滿滿的卡路里和熱量,就是果腹食用。
在這邊‘飯蕉’的地位基本上和龍國的饅頭,西方的麵包差不多,和木薯粉做成的‘福福’是他們的兩大主糧。
他們把飯蕉剝皮切塊後放在鍋裡炒,然後撒入番茄洋蔥醬在撒上鹽和味精。
這味道那叫一個古怪。
“我現在突然覺得吃牛排也不錯了。”楊猛道。
蕭鵬點頭道:“確實如此,亨利,你們這邊平時就吃這些?”
亨利道:“其實我們這邊這邊並不缺少食物,你看看馬路邊上都有水果。”
他這話說的還真沒錯。
說出來這裡人真不缺吃的,馬路旁邊都有飯蕉,出門隨手抓幾個飯蕉就能填飽肚子。
這裡包括什麼木瓜、芒果、菠蘿之類的水果特別多,所以也就形成了他們獨特的飲食習慣。
亨利道:“我們主要就是用木薯和飯蕉做主食,木薯葉做菜,至於蛋白質來源,主要的就是魚、果蝠和天蛾幼蟲。不過現在不敢吃果蝠了。不過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吃。”
這裡生活著一種大果蝠,翼幅之間長度兩米多!所以又被人稱為‘飛狐’,每天在這邊早晨傍晚的時候都能看到大量的果蝠飛行覓食。
本地人曾經很喜歡吃果蝠作為他們重要的蛋白質來源。
但是現在吃這玩意的人越來越少了——因為果蝠現在疑似埃博拉病毒的宿主,整個城市隨處可見禁止食用果蝠的宣傳口號。
至於他說的天蛾幼蟲就是蕭鵬他們說的‘豆蟲’。
這裡這玩意是真的多啊!
多到什麼地步呢?
他們這一路上開車起碼碾死過幾萬隻天蛾。
在這裡經常可以看到地上落著一大片一大片的天蛾,它們也不飛,就落在地上一動不動,密集恐懼症患者看到後都頭皮發麻。
除了這些東西外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吃。比如說什麼老鼠、猴子之類的都是可以吃的。
在蕭鵬他們集市上就有人賣烤猴子:把猴子烤至焦黑後整隻出售,看著都滲人。
不過能買得起烤猴子的人不多,大多數人是買烤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