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許平安裝瘋賣傻,不管嬸嬸怎麼鬧,就是不鬆口。

其實許平安心裡清楚,在平山村這麼多年來,嬸嬸一直把家管的很好。

但嬸嬸並不懂經營的事。

從延慶府回來後,許平安跟木婉容盤算過手上的銀錢。

除去給許二郎留的五十兩銀子,再刨去進貨,支付工錢,以及日常吃喝的開銷。

許平安手上還能動用的銀錢,只剩四十兩左右。

眼下當務之急,是繼續搞錢,以及武裝自己的隊伍。

如今的豐林縣可不太平,聽楊兵長說,附近好幾個村都遭了匪患。

原因很簡單,大晉朝吃了敗仗,據說要給北境妖蠻賠償大量歲幣。

而這歲幣自然大部分出在北境百姓。

官府層層盤剝,底層百姓活不下去,便往深山裡鑽。

有的成為了小葉父親那樣的山民。

有的,則是佔山為王,成為了山匪。

這青山村周圍,聽說有名有號的山匪團伙就有不下十幾個。

如今許平安的酒坊辦得風生水起,也算是附近十里八鄉小有身價的門戶。

被有心之人盯上,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而他如今雖是煉氣境高手,也不可能每天守在家中。

所以得早做打算。

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武裝自己和幾名手下。

在大晉朝,平民持有武器是大忌,即便是破虜武館這種有弟子在官府當差的武館。

也會有衙門專人,隔三岔五的上門清點武器庫。

防止有人圖謀不軌。

但兵戶,卻是個可以破例的群體。

因為一旦要打仗,朝廷就需要強制徵發兵戶出征。

軍糧武器更是需要兵戶自備。

而且兵戶個人資訊和家庭住址都經過了嚴格的登記造冊。

家人和田地捏在官府手裡。

官方根本不擔心手裡兵戶們會造反。

久而久之,兵戶擁有攜帶武器的權力,就成了不成文的規定。

而且無論是刀叉劍戟,還是盔甲弓弩,只要你有錢置辦,官府並不會過問。

許平安準備利用這個不成文的規定,將自己幾個手下好好武裝一番。

吃過午飯,許平安照例喊上了小貴子,黃大叔,還有青山村的兵長楊根順。

如今這三人的媳婦都在許平安開設的酒坊工作。

三人也都打心底裡佩服認可許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