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風起凝視著信紙上那些被特意圈起來的名字時,也不禁微微一笑。

藍雲鶴辦事,風起還是相當信得過的,就兩個字,靠譜。

藍雲鶴早已將資訊中,他認為可靠之人一一做了標註。

自那以後,風起開始備好禮物,逐門逐戶地上前拜訪。

與這些深藏在深山老林中的所謂高人們交流時,風起剛開始還是滿懷敬意和好奇的。

他們圍坐在簡陋的木桌旁,煮茶論道,暢談天地之變。

風起也頗為認真聆聽著這些人的看法見解。

可是隨著交談的深入,風起漸漸發現,這群人口若懸河所講述的知識和見解,竟然遠遠比不上他曾經偶遇的那位老瞎子。

而且,藍雲鶴也向風起強調過,這些人雖然隱居在山林深處,但是卻聲名遠揚。

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大戶人家,時常不惜長途跋涉、歷經艱辛,驅車來此,懇請這些高人出山,為其相面看命、算卦問相。

所以跟風起真正想找的那種隱世高人,還是有區別的。

風起自然也知道倘若是什麼真隱士,又是什麼玄學高人,那又豈是藍雲鶴他們能找得到的?

只不過風起這些日子,閒來無事,讓藍雲鶴先找著。

而且跟這些所謂的高人去聊過以後,風起發現他們其中有一些人,身上也是有點本事的。

最起碼這陰宅陽宅,看風水還是會的不少,跟著這些人風起也是學了一些東西。

而且風起想找這些人的原因,也是想透過這些人,再去找真正的隱世高人。

風起想的是這群人即便不是什麼高人,最起碼他們是這個圈子裡的,從他們嘴裡再去打聽高人,那可能再遇到的人,就真的有點高了。

哪怕是傳聞也好,反正風起鬼影無形傍身,去哪裡也都方便。

晝夜趕路,日夜不停,但凡有什麼訊息,有什麼風吹草動,風起都可以過去看看,探探虛實。

一晃好幾個月過去,風起也著實在這幾個月裡學了不少風水玄學,八卦相命。

而風起又一次經過一位山林中的隱士指點,得知嶺南深處十萬大山裡有一座叫白龍山的地方。

這位隱士年輕時曾經去過那裡,據傳那裡有一個巫師,每十年會去白龍山幫當地的村民祭祀山神。

據這位隱士所講,那位在白龍山祭祀的大巫師,似乎是有真本事的。

而且沒有人知道他從哪兒來,只知道那人說著稀奇古怪的語言。

不過村裡好像有一個老瘸子,可以聽的懂巫師在講什麼,所以也是由他去充當翻譯。

這位隱士高人,年輕的時候曾經在白龍山見過一次祭祀,印象十分深刻。

這次見風起找上門來拜訪,便跟風起談及了此事,而風起聽後自然也是頗感興趣。

只不過這位隱士卻早已忘記了那白龍山具體在什麼地方。

距今已經過去十年了,而現在恰巧是那白龍山即將再次祭祀的時候。

也正因為如此,這隱士才突然想起來這件事情,恰恰風起來拜訪,便跟風起講了。

風起點了點頭,謝過了這位隱士之後,便回了天孤門,給藍雲鶴傳去訊息,讓藍雲鶴打聽打聽白龍山是個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