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溝通起來還算順利,接下來的幾天,班上的同學也都各自忙著自己畢業作品,陳夏也把心思完全放到了《那些年》的劇本上。

五一節剛回來,柏雪就用她大班長的權利,把全班人召集到了一起來。

整個導演班22人,拋開還在劇組的齊天陽和幾個已經回國韓曰學生,留下來的也就15個人。

畢業短片節前就已經全部上交了,學院會在10號前後舉辦一場校內的畢業作品展。

作品展之後,優秀的作品會被選去更高的舞臺參展評獎,而沒被選上的學生,大多也就只能在學校裡等著領畢業證找工作了。

所以當柏雪把大家都召集起來的時候,大多也都沒什麼怨言。

“先說好,今天這頓飯是陳夏請的,具體什麼事我也跟大家說過了,大家也表表態,沒問題咱們就把《那些年》拍出來。陳夏去請方老師去了,別等會方老師過來,大家再有什麼異議,那就不太好了。”

導演系的學生,家境也都算殷實,甚至還有成名了的明星轉修導演專業的人,所以柏雪得在《那些年》籌備劇組之前,的瞭解清楚大家的態度。

也還好,沒人有什麼異議。有人就算心裡不舒服,但也不想特立獨行的脫離這個班集體。

“那好,等會方老師過來,大家就一起商量下怎麼選角怎麼拍攝的問題,劇本等會我一起發給大家。”

柏雪招呼完就坐了下來,沒一會,陳夏跟方新華也來到了餐廳。

見到自己班上的學生都坐在餐廳裡,方新華也有些欣慰。

“人挺齊的嘛,既然大家也都到了,那我也說兩句。難得陳夏願意把劇本分享出來,劇本我和田主任也大概看了下,拍起來沒多大問題。學院裡也會撥一筆經費下來,幫助我們拍攝《那些年》。”

“經費不多,也就十萬塊錢,不過《那些年》的取景也相對簡單,節約一些拍下來應該還是可以的。”

“接下來你們就商量下劇組怎麼安排,怎麼選角之類,《那些年》這個故事不復雜,一個月應該能拍得出來,這就當是我們導演班畢業前的一次實戰了。”

方新華大致說了幾句,飯都沒吃就離開了。以他班導的身份,來主持下工作還行,參與進來影響就有些不太好了。

等方新華離開,柏雪就立馬湊了上來,“喲,陳夏你可以嘛,沒想到你真把經費給申請下來了。”

“我叫你你去你不去,有你這個大班長參與,沒準還能多申請一些。”

其實大家心裡的都知道,陳夏之所以能把經費申請下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畢業短片。

“我去不被罵就算好的了,對了,聽魏東說你還給《那些年》寫了歌,唱兩句唄?”

“就不了吧,今天是來分任務的,回頭我把歌錄好,到時候再聽也不遲。”

《那些年》光有劇本的話,從感染力上來說還是差了一些。

眾人坐下,柏雪才把她和陳夏之前溝通的一些事情跟大家大致說了下。

都是班上的同學,又是臨時搭的劇組,基本上所有的大事小事,也沒有了什麼職責上的區分。

為了儘快拍完,劇組也會分成兩個拍攝組,一個拍配角的戲份,一個男女主的戲份。

末了,柏雪才道,“分工大家倒是沒有什麼意見,不過選角卻是個不小的難題,陳夏你也說說你具體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