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沒空(第1/2頁)
章節報錯
葉玉清對金巧兒的反擊不以為然,不但借了徐爺爺一本書,還跟徐牧妻子說,她要拜託徐爺爺幫忙留意誰家賣房子。
與此同時,在項家的東屋,商量完周亦農和陸北東婚事之後,葉配臣也提到了這件事,希望項成儒先生幫忙買個房子。
莫說砬子村,目前全國都一樣,雖然村集體有權審批宅基地,但從市到鄉,都不會給你該這個章。
甚至賣房子,除非本村交易,同為農民不是同村都不給過戶,更別說城裡人到農村買房子了。
現在的情況是,如果雙方同意,城裡人可以買,但村民只能以出租的方式賣,但不管你什麼理由,從村集體到鄉鎮到市裡,不會承認你們交易的合法性,就更別提更名過戶了。
不然城裡建那麼多樓房賣給誰去?
賣不出去樓,哪來的百業興旺,哪來的行政富強,哪來的金融發展,又哪來的資本興盛,從哪來錢支援網際網路企業橫掃個體小企業和老百姓的生活支出。
他們幾乎能使的辦法,不管做不做損,全都用上了,最絕的就是取消小學!孩子總得上學吧?哪怕你是農民,也逼著你拋家舍業去城市生活,管你租房買房,都是做貢獻嘛。
砬子村屬於有獨立思考的另類,不讓燒荒就偷著燒,不讓養豬就偷著養,村裡不但不管,還包庇、參與、支援。
現在村集體又自己辦了小學,姚玉和親自找教育局特批的,人家也不用你行政出錢,也不用你教育局開資,人家自己蓋校舍,自己請老師自己給開資,市裡同意小升初接收就行。
這個條件,別處哪個村都沒有。
在砬子村成為有機菜糧主產村、又建了新小學之後,想來砬子村的人那就更多了,但一戶也沒進來!
除非你是來給村農企打工的,那也是租給你村裡的小戶型集體宿舍,就這,還得審了又審,達到一定條件才租給你。
不許進戶,已經是砬子村如今的政策底線!
現在的砬子村,有機農產品半加工的家庭作坊就有二十多個,務工人員快四百人,誰也不願意坐通勤車,報請集體宿舍的就上百沒落實的。
這要是進戶的口子開了,給一個,後面就有一百個,砬子村哪有那麼多宅基地。沒有宅基地,肯定會開始惦記耕地,那還了得!
至於徐茂功來砬子村,人家來的時機好,那時砬子村剛剛開始發展,搬到城裡賣農村房子的還不少。
再說,人家是省裡退休的高階幹部,就是照顧,鄉里村裡也得給辦了。
而項小虎的婚房,宅基地是早買的,虎子娘還把鄰近搬走的那家老房子也買了。現在是把老房子推倒了,兩塊宅基地合在一起蓋的房子。
所以,葉配臣想在砬子村買房子,除非走一戶,他才能進來。這事項成儒也幫不上忙,只說幫他留心,如果村裡有人搬走賣房子,一定及時告訴他。
葉配臣聽話聽音,知道項成儒說的不只是賣房子一件事,便問道:“項先生的意思,農戶不單要賣房子,還得搬走,是不是?”
項成儒點頭應是。
“如果我願意出更高的價格呢?”
項成儒笑了笑,緩聲說道:“不再增加宅基地使用土地和增加耕地面積,是村委的集體決定,如果村委班子不換的話,這個政策會一直執行下去。”
“如果鄉里下放指標呢?”周亦農的父親問道。
今天來的婆家人,真正跟周家一起來的,只有田國紅請來的葉配臣一家。田國紅父母今年退休的,田國虞放寒假老倆口就跟著一起來穆丹準備過年了。
其他人,就都是穆丹給田國紅面子,跟著來壯場面的。
來的時候田國紅母親就跟周亦農媽媽說了,別看項家是農民,處事可不差。
周媽當然請教怎麼回事,田媽自己不說,把兒子叫過來了,讓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