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瓜大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繼打壓房價之後,穆丹又一次成了國內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
社會上對此議論紛紛,說好的,網約車和餓團平臺這種吸血鬼終於碰釘子了,利用野蠻資本霸佔行業資源,殘酷剝削實體店的日子終於結束了,不事生產卻在中間收取的佣金,也終於還給了辛苦的老闆們。
同時心疼穆丹居民一分鐘,生活需求在家等著是不行了,得親自上街。
但還是說不好的多,給居民帶來不便和增加生活消費的成本,是主流批判。
還有學者專家評論,這種行為在當下經濟發展環境中,無疑是開倒車!
當然,有更多的人直接罵周亦農腦子有問題,不幹人事……
總體上看,質疑聲居多。
全國最年輕的地區級市書記,穆丹周亦農,成了無數人口誅筆伐的弱智!
周亦農當然知道這些,他在幹這件事之前就料到了這一天。對此,他毫不理睬,又開始另一個讓人看不懂的操作。
穆丹人才交流中心升級,歸到新興產業辦,重新被起復重用。
同時穆丹規定,從村到鄉鎮、各街道,各區、到政府,成立“人才及資訊辦公室”,免費給企業釋出招聘資訊,免費給群眾介紹工作,同時免費釋出各種供求資訊。
一直荒廢的穆丹資訊平臺也重新啟用了,現在正緊鑼密鼓設計開發手機app的資訊平臺。
最後,讓那些噴子閉嘴的,還是周亦農站出來的講話,中心思想是:
穆丹將利用自身優勢,大力發展有機農業,發展各種加工業,發展科技技術,發展實體經濟,希望社會各界給予支援!
穆丹將強化行政服務功能,全力支援實體企業發展,增加民眾收入。
於此,穆丹行政與社會各界共同集資一億扶持基金,用於扶持人才應用和專案開發,望有識之士獻計獻策,透過各級資訊辦公室與基金會聯絡,不計專案大小,即便擺攤賣菜,只要策劃合理方案可行,都能得到基金會的支援!
此番講話一出,媒體輿論一邊倒的拍手稱讚!
很明顯了,周亦農沒提房地產,沒提服務業,沒提網際網路。他砍掉所有中介,砍掉所有中間抽擁的網上平臺,就是引導社會資本發展實體,就是拒絕社會力量給網際網路資本家打工!
隨後,穆丹行政宣佈,葉氏集團將在穆丹投資五十億開發Vc專案,投資十個億開發萬畝有機農田,投資五個億開發臥虎山礦泉水生產基地。
衛旗集團投資二十億開發農用機械發動機專案。
金龍集團投資二十億開發有機醬油、有機大豆油加工專案。
虎旗集團投資五個億開發小九寨無名泉礦泉水專案。
郎氏集團投資五個億開發肉牛養殖和生豬養殖農業專案。
如此多的大筆投資專案一經公佈,即時產生了巨大的轟動!
單獨一筆投資,哪怕上百億,在當今社會也是不稀奇,尤其最燒錢的網際網路,你都不知道他們幾千億米刀都用在哪了。
但這可是實體投資,是多筆資金集中在同一時期開發專案,還是經濟不發達的北省的一個市。
這就有點搞開發的意味了。
人們紛紛猜測,到底發生了什麼?!
怪不得周亦農對網際網路平臺下手,怪不得把人力資源抓到行政手裡,怪不得一副莫得感情的樣子,原來根在這呢!
這可不是網際網路投資,這些全是實體!
不要小看五十億的Vc專案,它從投產廠房開始,就會形成相應的生態效應。
涉及的面太大了,各種建設材料和生產消耗,從參與其中的附屬產業到生產原料開始,物流運輸、產品包裝、生產工藝這些環節哪哪都是錢啊。
再有,這得用多少工人呀?
這些工人不但要幹活,他們還要吃要住要有精神感情生活,他們要消費就有就業,有就業就有商業流通,有流通就有社會效益,社會效益就是錢啊!
關鍵不只這一個呀,這是一大堆呀!
此時的穆丹,無疑是一個寶藏!
無數人從四面八方趕來,都想在此其中分一杯羹。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