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省人口淨流出的情況下,北方城市唯有穆丹為人口淨流入城市。究其原因,就是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加工產業生態鏈的完善。

農業和加工業及供應鏈直接從業人員不算,附屬產業也帶動了大批就業,比如葉氏集團的生物農藥公司和有機肥公司,衛旗的農機公司、和穆丹新開辦的兩所農業專業職高。

有工作崗位就有家屬,有人就促進商品流通,有商品流通就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由是就創造了更多的就業。

並因為穆丹有機農業生態環境基本形成,有機食品供應充足,生活環境綠色健康,更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和老人來穆丹定居生活。

穆丹一把手姚玉和也是看準時機,緊抓穩定的同時,充分利用市內荒廢工廠的土地,合理釋放供應,積極控制房價,使馬上進入三線城市序列的穆丹,並沒有因為經濟向好而根基虛浮。

相比於城市的發展,穆丹農村就業回潮現象,可以說是經濟社會中的一個點亮。

穆丹虎旗公司有政策,回鄉創業的年輕人,只要從業農業專案能夠透過稽核,便可以在父母土地使用權的擔保下,得到三分地農業投資的三年無息貸款。

並且,這個貸款是一比二的槓桿。

也就是說,你申請十畝地的玻璃窖投建,三分地農業投資給你的貸款是二十畝地的資金準備。

當然,這些無息貸款也是有嚴格規定的,比如貸款陸續下放,是在三分地農業投資的監督下陸續進行的,比如你的有機農產品不但要達到規定標準,還要根據合同只能銷售給雪峰生鮮。

農業投資不是短期行為,三年回本五年見利是基本情況。三分地農業投資公司的規定確實攔住了一批人,但同時也吸引了更多踏踏實實做事的年輕人。

當然,這些人都比不了最早跟雪峰生鮮合作的農戶,尤其項小虎的家鄉砬子村。

可以說,現在的砬子村也許不是北省最富有的農村,但一定是幸福指數最高的。

砬子村已經不缺勞動力,僅是各地來學習的和實習的,就可以替農戶完成大部分的工作。當然,農戶不會付給你工資,相反,你還要交伙食費。

餘下的生產,砬子村會僱人工作。而他們,大多數的精力都放在了農副產品加工上,砬子村差不多一半農戶當上了小老闆,一百幾十個小作坊為穆丹有機食品加工生產半成品,足夠他們賺得盤滿缽滿。

現在,砬子村老人的社保和醫保全由穆丹虎旗負責,可以說掙的就是剩的。

新村長駱成根發糧油米麵的福利常常被吐槽,好了孬了淨事,乾脆不發了,把村集體裡的錢拿出來獎勵年輕人。

砬子村首先自己辦了小學,考上初中的的學生每年有三千元的營養補助,考上大學的,每年給一萬,如果畢業回村務農,就給十萬建房補助。

如此一來,從前被人看不起、偏僻的砬子村,就因為有機土地的保持和管理,成了穆丹市最令人嚮往的世外桃源。

如果說項小虎的初心,至少砬子村已經實現了,或者半個穆丹已經實現了。

這裡的農民有錢賺,有尊嚴,沒有後顧之憂,能夠開開心心地生活。

做為穆丹虎旗的二號老闆,三分地農業投資的大老闆,雪峰生鮮的董事長,穆丹農商會的發起人,京都虎旗的董事長,京都三分地有機生鮮的一號人物,項小虎可以說是名利雙收。

可他有什麼呢?

車是田國紅送他的,還常常被公司其他經理借走,他就得借別人的,借不著就擠地鐵。身上沒一件奢侈品,要說值錢的,還是祁紅給他定製的衣服。

在穆丹沒有房子,在京都更沒有,房子是租的,那勇赫喜猴子一大幫都跟著他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