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虎旗的能火,他取用的食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單單拿一塊豆腐來說:

砬子村有個小山丘,山丘是大山延伸到村裡的餘脈。

山丘下有個不知名的泉眼。

一個姓馬的在這裡打井取水做豆腐。

以前只是偶爾做,隔幾天做兩盤,因為村裡沒有那麼多人,沒有銷量。

後來雪峰生鮮開始賣他家豆腐,就開始天天做了,一天三盤。

再後來虎旗開業,一天差不多就三十盤。

等虎旗五個分店都開了,又有加盟商也專點這個豆腐。現在已經發展成豆腐工廠了,工人就僱了十幾個。

姓馬的發財了,沒人瞅著不眼紅,也做了豆腐,想用價格優勢擠進來分一杯羹。

太多家找雪峰找虎旗的了,想把自己的豆腐賣給虎旗,但整個穆丹,就姓馬的豆腐有這個味,李雪峰就用這個理由全給打發了。

一樣的配方,一樣的黃豆,一樣的操作流程,你拎了那個泉眼的水去做,豆腐真是一個味,你用自己的水就沒這個味。

整的姓馬的很緊張,單獨砌了一拳圍牆,把泉眼圍上了。

他家的豆腐做出來,一層黃皮,豆香四溢,你都不用加工,清口吃也能讓你欲罷不止。

京都的豆腐就是空運過來的。

專門做了保鮮包裝,來了之後還要保持原樣。

今天大家吃的,就是昨晚做出來的。

“黃豆呢?”徐之問:“黃豆也是一樣的?”

“對了,黃豆必須是黑土地的有機黃豆,老種子種出來的,現在那轉基因黃豆是沒有這個味的。”

“冀北、兩晉、陝湖,直到南川都做不出來這種質量的豆腐。可以說,只有黑土地的的黃豆才有這個味。

咱們京都一直吃的都是冀北地區水土生產的豆腐,以前還好點吧,微微有點澀,處理不好的還有點苦,這跟土地的鹽鹼姓有關係。

而現在的豆腐,就已經不是口感的事,是根本沒有豆腐味。

一些人為了豆腐能夠挺實,美觀,甚至讓豆腐有彈性,就往裡面加膠。”

“讓你這麼一說,外面的豆腐都不敢吃了。”魏叔叔不笑了,說得很認真。

“也不盡然吧,現在我們不是在全民試毒呢嘛,地溝油、瘦肉精、蘇丹紅,各種明知道有毒還規定劑量的新增劑,大家每天都在吃,可能我們的基因和身體已經適應了,也說不定。”

這一說,包房裡加上項小虎和祁紅差不多二十人,全部吃飯了,都看著項小虎。

項小虎有點尷尬:“我那個……是不是說多了,那啥,咱們這相對還是好一些的,可以放心吃……那個,要不我走……了……”

魏叔叔又胖又白又嫩的小手在虛空中拍了拍,像拍寶寶睡覺一樣,“不關你事,這些我們也在媒體上看到過,但是讓你這樣的從業者說出來,又是另外一番感受。”

接著他又問道:“那豬肉呢,也需要特定的養殖條件?”

“生豬不用,只要是自然環境下不是複合飼料餵養的生豬都符合標準。我們有專門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如果不是有機生豬他們能看出來,再就是農戶直接簽了合同,預付報銷,只要能賺到錢,農戶是不會在飼養過程中作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