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我理解的現實——向自己的堅持致敬(第1/2頁)
章節報錯
30萬字了。
一個多月以來,朝夕不忘,日思夜念,終於寫到了三十萬字。
記不清了,幾次改稿,五次還是七次。反正這本書陸陸續續寫了三年,都是寫到一半就停了,決心不夠!
簡單說一下,我所依據的現實:
為什麼不像其他網文一樣,開頭弄個有很強代入感的情境,比如大學生創業,比如外賣騎手,比如種地的農民,或者某個小生意的老闆,我可以很負責任說,現實世界這些人不會有很大的成就,不會,萬分之一、十萬分之一都沒有!
邏輯上來講,他們最多就是有點錢而已,做不成大事業,更別說做成天下農商!
然後就是本人淺顯的認知,以農業發展為方向為目標,必須具備極好的運氣和比較順利的開局。否則,就會像現實中無數驗證個人理想的一樣,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農業是一件首富都做不好的事,可見其難度之高。
因此,本著現實世界的邏輯,一切都應該是有步驟一點點從平平順順開始......不是坎坎坷坷。一個一文不聞的年輕人,可能一次坎坷就會放棄心中的夢想,這在現實中比比皆是。
而這本書、和最後的結果,都因為一個故事———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個人,他寫了一篇農業發展策劃給某地某領導,結果快遞被退回來,上面寫著:拒收上fang件。當然,不透過這種快遞的方式,一個小老百姓怎麼能見到當地的大領導。可以想見,他連被看一眼的機會都沒有,結果又能是什麼呢?
理想破滅了。應該說理想擱淺了,或者失敗了。
但他不這麼想,他想把他的農業發展計劃寫成小說。
寫小說,首先他要確定一個能行的人,也就是主角的人設,一個博學多識的小混混。
為什麼這個設定?
其實書裡也有交待,沒有一個老實人能幹成真正的大事,諸位朋友,如果你是個有一定社會閱歷、思維見識邏輯性很強的人,就會明白這個道理。
並且他要運氣極好,才能步步高昇,這才符合現實的邏輯。
現實的邏輯是,做大事的人在最初的發展時期幾乎沒有敵人。
請注意我強調的、這一點:做大事的人在初期發展階段,不會給自己設定敵人,尤其能力比他強的敵人。
不用你經商幾十年,你在社會上混幾十年就會發現,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不會在初期給自己樹敵。
那樣會耗費無數的人力精力、金錢和關係,他會拖慢你的成長。
至於“有什麼樣的成就,就看有什麼樣的敵人”,我建議:少看點成功人的語錄,多瞭解一下現實生活。
對,這是我堅持要做到的,符合生活中現實的邏輯!
我們生活中的、社會中的、現實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