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化仙
章節報錯
“曾祖,您是九五之尊,天下千萬事情哪能瞞得過您的龍眼。孫兒便說實話了。”劉病已知道劉徹的特務機構幾乎是無孔不入,恐怕連陳腿子和淳于緹縈都已經被策反了,也就不再自作聰明胡攪蠻纏,亂編瞎話了。
劉徹聽了這話到底還是又冷哼一聲,心說,你小子也是明白人。
劉病已微微一笑,繼續說到:“曾祖,帝婿家並非鬧什麼狐妖,而是有人假扮的。這人也非旁人,而是那位已逝女子的表妹。兩人自小便膩在一起,感情深厚。當她得知女子被公主毒打致死後一時氣惱,便披了狐狸皮毛假扮狐妖,前來索命。孫兒被杜縣縣令充作肉餌丟入其間,茫然不知所以然,初始仗著渾渾噩噩,膽兒肥大無比。幸虧夜間被一泡急尿憋醒,突然見到了那披著狐狸毛嚇唬人的女子。孫兒向來不信有鬼怪妖魔之說,懂得‘這世上本沒有鬼,鬼自在人心處’的道理,便與此人打鬥起來。孫兒的手段也就是一些卑劣的偷襲法子,偷偷將石子兒上了彈弓便猛勁射去,只打得她落花流水。”
劉徹那緊蹙的雙眉忽然眉開眼笑了。
“那是一個女子假扮的?”
“正是!孫兒正打得她起勁,沒想到她跪地求饒。孫兒一向慈悲心為懷,便饒了她一命。見她此行為乃義氣所為,頗受感動,便答應她,只要將那死去的女子厚葬,她便不再裝扮為狐妖嚇唬帝婿。孫兒覺得此時乃一箭三雕之事便滿口答應。曾祖一定會問這三雕為何,孫兒便一一告知。其一,厚葬了死去的女子,鬼魂再無怨念;其二,扮作狐妖的女子也不必在以此蠱惑人心,留世間一段肅靜;其三,帝婿和公主經歷此劫,心緒紊亂不堪,良心難安。名譽上也頗受世人詬病。但卻無法為奴立碑厚葬。只有假借鬼魂之事,了卻公主與帝婿的心結,也算是告慰他們難安的心境了。”
劉徹突然捕捉到了一個極為敏感的訊息:“假借狐妖行人不所能之事?這世上本沒有鬼,鬼自在人心處?”
劉病已笑眯眯地等著劉徹思索。他知道晚年的劉徹好神鬼之事,總是被那些江湖術士和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假若告訴他唯物主義論,恐怕他現在就會拿起屠刀把自己的腦袋削開,看看腦袋裡到底有何精巧機構,怎麼藏著這麼多稀奇古怪的東西。
良久,劉徹身子往後一歪,躺倒在這躺椅上,對著屋脊發呆。
“孫兒,你覺得蕭建華也看透了這狐妖之事?”
劉病已忙回答到:“曾祖,孫兒覺得他是明白人。之所以配合孫兒為那女子厚葬之禮,建思情塔,應該是為他的不安良心找了一個好藉口吧。”
聯想到思情塔,又想到歷史上的劉徹在巫蠱之禍後,從田千秋等人的上書中知道劉據是被歹人陷害才遭遇殺身之禍,為了不讓天下計程車子寒心,劉據建造了思子宮和歸來望思之臺,後世稱為“悲臺”。雖然沒有正式為劉據平反昭雪,但因此兩處工事,世人也就認可了劉據被平反一事。
但眼下,田千秋還在基層摸爬滾打,在漢長陵為漢高祖劉邦守陵,是個地地道道的看守公墓的小科員。朝中噤若寒蟬,無人敢牽著個頭。沉冤昭雪一事也就不了了之。
為劉據平反,不但能夠讓劉據生前的支持者們洗刷了罪責之心,獲得揚眉吐氣,更重要的是自己這個直接利益人,會從罪民從平民正式跨入皇家編制。雖然,自己剛來這一世的時候,獲得了入族譜的權利,但自己的身份卻是白戶,父母、爺爺奶奶的上支卻隻字未提。自己的皇族身份又怎會獲得認可?
那個時候自己羽翼尚未豐滿,若是真的如自己所願了,恐怕會招致那些歹人的殺身之禍。但現在不一樣了。自己有了財富,也有了一定的名氣,雖然名氣有些商賈氣,但勢必只有正己身份,才能獲得進一步的謀劃,以便實現宏圖大志。
劉徹在沉思,手指頭放在搖椅的扶手上很有節奏地敲敲點點。
劉病已猜測著,他或許在為劉據之死做些什麼,表達一下內心深處的懺悔呢?雖然世人都知道劉據因為造反而被誅殺。但堂堂一個太子卻遭遇支脈滿門斬殺,到底還是自己太過狠毒了。世人哪能不會有所抱怨。
那些年,劉徹雖然痛惜不該這般對待親兒子,但一想到親兒子要造自己的反就十分惱怒,但經歷了多麼多年,劉徹越發想念這個打小就視為接班人的兒子。他的一絲一毫的教導,他的以身作則的馭人之術,都在細細灌輸這個不斷成長的幼苗。幼苗被砍了,太子沒了,自己的一個後盾也沒有了。他的南征北戰後的國力疲弱,他的凋敝的民生經濟都需要一個善柔之人去彌補創傷。劉據無疑是這個最合適的人選。
讓劉徹心力交瘁的是,劉據的死帶來的是幾個兒子的不安生。劉閎的越軌,劉旦和劉髆的蠢蠢欲動,都讓他覺得世人都與他為敵,恨不得盼他今日便死去。
太子之位空白了這麼多年,劉徹不是不想早早地立下太子人選。只是每次提及此事,那些袒護劉據的臣子們便齊齊告求,拿來《春秋》,說什麼自商周起便以立嫡以長,立嫡長子為太子是順天理,若不立嫡長子為太子,朝綱會亂,天下會亂。
“朕當然明白他們的擔憂。但他們的小心思朕也懂。還不是不想把與劉據生前為敵的人樹立起來。哼!一個個滿口地為了朝政,還不是為了自個兒。 ”
劉病已慢慢踱步起來,嘴裡悄聲地念誦出來:“高臺有揭,悔過無門。峨峨九層,已斷興哀之目;眇眇千里,不歸幽憤之魂。”
劉徹猛地扭頭去瞧劉病已,眼神裡閃過一絲光芒。
劉病已終於明白了自己的話說到了他心中的痛楚便繼續大著膽子吟誦道:“嗟乎!望以窮高,思以及遠。為父之慈靡及,恨而莫追;為子之道既乖,慚而勿反。當其版築初設,土工聿修,旁窺日轉,下視雲浮。”
隨著劉病已的吟誦,劉徹的思緒飛入玄妙空境當中,似神似仙,胸懷盪漾,舒適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