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感受了一波百姓的頂禮膜拜,劉徹的腳步輕盈了許多。

此時,他本來對劉病已心懷的芥蒂早已被百姓的盛情衝擊地煙消雲散了。

一行人屢屢行行,快走到村口時,竟然看到村民們正在搭建一個碩大的房屋。劉徹扭身問桑弘羊:“他們這是在建造什麼?”

還沒等桑弘羊跟劉徹用其他話瞎編亂造,旁側正在曬太陽的老農操著沙啞的嗓音說到:“他們正在建書院!你們是哪個村子的?劉東主說了,書院建好後,不但免費供給本村民的孩子們,方圓二十里以內其他村子的孩子也能來讀書。”

“哦?這是劉東主出資修建的?”劉徹邊饒有興趣地望著如火如荼的工事邊問到。

“是啊,劉東主不但出資建了學校,免費幫助孩子們攻讀學業,還給俺們村裡的五十歲以上的老人發放養老月俸呢!”

“養老月俸?”劉徹不知道此為何物,納悶地嘟囔到。

“每月領取的錢雖然不多,但俺們這些老傢伙們自從有了養老月俸,在家裡的腰板兒就直了,說話的底氣也足了。”老人笑了笑,但臉色旋兒陰沉下來。

老漢嘆了一口氣說到:“以前啊,俺們這些要死之人還賴活著,覺得對不住孩子們,啥活兒都不能做,白糟蹋糧食。孩子們也常常因為贍養俺們之事互相鬧彆扭,吵架,甚至打架動手。俺們活著就是受罪!”

“現在好多了,見月有錢領,歸俺們老人自己支配。俺們這些老傢伙能糟蹋多少?還不是留著給哪個孩兒買點兒零碎東西,給孫兒們買點兒零嘴兒。孩子們對俺們的態度來了一個大反轉。以前盼著俺們早死,現在就盼著俺們多活幾年,能夠幫家裡多領一些月俸。”

老漢越說越來勁,“你們不知道,俺們村裡有個叫小蛤蟆的傢伙,小兩口因為不願意擅養後母寧氏,早就趕到荒山腳下去了。老人一個孤苦伶仃,太苦了,去年冬日差點兒凍死。幸好被好心的周小山看到揹回自家,烤火保暖,才救回一條命。周小山從小就是孤兒,吃百家飯長大的,他見不得這種對老人不孝之事,便認了那寧氏為母。你猜後來怎麼樣?”

“後來如何?”劉徹聽得津津有味,不由自主地問道。

“劉東主宣佈給五十歲老人發放月俸後,小蛤蟆趕緊去周小山家搶奪老人。周小山不讓,小蛤蟆便趁他出門打工,偷偷去他家裡把老人揹回家中。現在啊,小兩口對老人可孝敬呢!”

劉徹聽了也是會心一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好傳統啊!”

劉徹剛誇讚完,突然又一怔,心裡發恨:怎麼又是這個小子的功勞!憑藉一個月俸就解決了年輕人不願擅養老人之事?

老漢繼續說到:“劉東主就是大好人呢!知道俺們最需要什麼!他在村被口建了一個很大的房子,聽說是要建一個龐大的工坊,以後啊,村裡的年輕人都能到裡面找活兒幹呢!每人都有了收入,日子就好過多了。”

老漢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意。

“哈哈,寶山村越來越好了。因為這個緣故,不少媒婆都來尋摸村子裡有多少未成家的男子。連那些老光棍都成了香餑餑,能有找老伴兒的機會了。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啊!”

桑弘羊趁機說到:“人在臥龍山下,自然是得了真龍天子的庇佑,是當今天子的恩德使然啊!”

“是啊,當今天子是不孬,但前些年乾的那叫什麼事兒啊,還親手殺了太子。太子人多好啊,還殺……”

桑弘羊急忙找其他話頭岔開老漢的滔滔不絕。

“老兄,現年高齡啊?”

……

桑弘羊並沒心思在意老漢的年齡,而是眼神微微瞥了劉徹一眼,見他臉色有些陰沉不定,頓時心裡發緊。

桑弘羊心裡嘆息:好不容易醞釀起來的好氣氛,沒想到被這老漢一句“太子”就把這好氣氛給攪和壞了。

“我們還去新建的工坊去看看嗎?”桑弘羊低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