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萬事俱備(求收藏求月票求推薦)(第1/2頁)
章節報錯
經過數日的日夜操勞,排版印刷,校對裝訂。
第三日的傍晚,劉病已終於拿到了紙質版的《詩經》全本。
嗅著久違的書香氣,體會著柔軟厚實的手感,輕輕翻看著本本書稿,劉病已心潮澎湃。紙質版書稿在前生是那麼地普通,普通地幾乎可以忽視掉它的重要性。但當自己親歷紙張的誕生與從無到有的活字印刷,才知道書本的意義到底有多沉重。
造紙與印刷的出現,會大大促進教育與知識的普及,不僅讓更多的人具有了讀書資格,還改變大漢勢力格局,讓諸侯世家這一艘龐大的船隻開始傾覆。
更重要的是這一改變,不止影響了大漢,影響了中華,還影響了整個世界。隋唐時期,雕版印刷術開始出現。《金剛經》成為全世界最早有確切日期的印刷品。到了宋代,活字印刷術才被髮明出來,使印刷術得到普遍推廣。
雕版印刷大約在公元八世紀傳到日本,十二世紀左右傳到埃及,十三世紀左右歐洲的旅行家接觸到中華印刷術,十四五世紀歐洲開始流行印刷術。在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四百年後,德國人受中國活字印刷術的影響,創制了歐洲拚音文字的活字,用來印刷書籍。
造紙術和印刷術陸陸續續傳到世界後,改變了原來只有貴族或者僧侶才能讀書和接受較高教育的狀況,為世界科學從中世紀漫長黑夜之後突飛猛進發展以及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物質條件。
在造紙術和印刷術被髮明之前,朝鮮、日本也用簡和帛寫字,印度用白樹皮和棕櫚樹葉寫字,埃及用紙草的內皮壓成“紙草紙”寫字,歐洲用羊皮作紙寫字。
不論是用竹簡,還是絲帛,還是其他材質,有的笨重,有的很脆,有的很貴。如同一部《論語》要用一馬車的竹簡才能寫就。而寫一部《聖經》,要用三百張羊皮。不適於大量使用的材質限制了知識的傳播。
等造紙術和印刷術傳播出去以後,解決了上述困難,大大促進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動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
“真沒想到,自己只是圖方便,竟然要改變世界了!”
不只是劉病已滿心激動,書房裡的另外幾人也都滿臉的興奮。
程謙的手兒幾乎是顫抖著撫摸著書本,嘴唇顫抖,卻說不出話來。
羅百義更是將手兒伸出去了數次,每次快要觸碰至書本時,驟然停下。他不敢用手指碰到這書本,他怕玷辱了這書本。
狗三兒哪怕用眼端詳,也是退至一米開外的地方,生怕自己滿身的汗水弄髒了這書本。
“這……這可是值一百兩黃金的東西,俺狗三兒可……可不敢碰!萬一弄髒了,弄壞了……”狗三兒咽一口唾沫說到。
劉病已將書本放下,看到另外三人這般謹慎又欣喜的表現,笑了幾聲。“好了,這些東西再精貴,用不了多久就會成為普通之物,如同咱們用的日用品一樣。”
程謙一聽這話就著急了,“那樣的話,這書本豈不是不值錢了啊!”
“是啊,我們白費了那麼大的功夫,竟然會變得不值錢?”羅百義也十分苦惱起來。
劉病已知道這前奏情緒醞釀地差不多,便緩緩地說到:“要想一直保持高價出售,就得做到奇貨可居。”
蘇百義一聽這話,一咬牙狠狠地說到:“我這就去把造紙工坊燒了,把印刷工坊的刻板砸了!”
“千萬別!”劉病已和程謙及時拉住了蘇百義。
看到蘇百義情緒異常緊張,劉病已哈哈大笑起來。
蘇百義和程謙莫名其妙地盯著劉病已看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