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誦內心翻覆,恍恍惚惚地告辭出去,可是才剛在門口打了一個晃,沒等李矩召還摒退的侍從,他就又回來了,拱手道:“舅父適才之言,愚甥籌思,尚有不解”

李矩說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坐下來,儘管問吧。

郭誦組織了一下語言,便即結結巴巴地說道:“如舅父所言,若關中軍東出,相助中軍,以敗羯賊,則祖公的功績不能不能得全,戰後其勢必蹙,不能拮抗大司馬”

李矩說對,我就是這個意思,那又如何?

郭誦道:“舅父亦云,形勢之變化,不看大司馬之心,而看其勢,其勢既成,關中將吏必當慫恿大司馬東出奪權,且大司馬大司馬多半是不能忤逆眾議的。”

李矩頷首,然後盯著郭誦的表情,等著外甥發問。

郭誦想了一想,就說:“既然如此,滎陽戰事方急,為何關中軍不肯遽出啊?石勒舉傾國之兵來,樂平、上黨,必蓉勢,則太原無警,而關中軍主力,亦確乎仍在長安∪若大軍入洛,控扼朝局,則滎陽乃至我河內的糧秣,俱操其手,大司馬欲我等勝,我等才能勝,欲我等敗,我等必輸無疑。此勢一成,自然車駕可易,非止我等,即便祖公,恐怕也只能拱手稱臣了吧?!”

李世回聽問,不禁啞然。

郭誦隨即又說:“然而大司馬卻止遣陸奮武東出,且暫駐東垣,致書於愚甥,要愚甥向舅父請命,召其東來相助。由此則河內戰局,操之我手,即便陸奮武,又能分出多少功勞去呢?而若大司馬率軍親出,不必請問舅父,自可直向河內,難道舅父敢不倒履相迎,拱手聽令麼?關中軍乃可前破羯壘,挺進汲郡,更向襄國,到那時候,祖公又有何功啊?

“退一步說,大司馬不來,舅父亦不允陸奮武來,則不知前容縣,有幾成勝算?一旦頓兵堅城之下,遲遲不能前進,導致滎陽不守,祖公敗績,羯賊入於伊洛,則朝廷必召關中軍來救。大司馬乃可收中軍餘燼,以趁羯賊之疲,戰勝之後,大司馬聲望更隆,而祖公恐無翻身之日了!

“祖公國家上將,與大司馬素投契,或者只需壓制之;而舅父呢?祖公必恨舅父不能於河內開啟局面,大司馬更可能諉過於舅父,責以重罪啊^甥誠恐舅父的首級,亦不能保!”

李矩原本聽著郭誦之言,屁股微微抬起,身體略略前傾,等聽到這裡,不禁朝後一仰,跌坐在地。隨即以手撫額道:“聲節所言,不為無理”

郭誦趁機壓低聲音說道:“不知舅父止陸奮武來援,究竟是為了誰人?倘若此前譬語並非戲言,則司馬氏如何,何必在意?若是為了祖公,便當關注於正面之敵,餾眷克陷州縣,則得關中軍為援,有何不可?倘若為了自身舅父,國家大事,自有祖公與大司馬籌措,我等武人,唯奮戰可也,實不必多所掛慮。

“但肯奮戰,其誰不用?自然身家可保。若然插手政事,反恐累及自身了——還望舅父三思啊!”

李矩不禁長嘆一聲,說:“我本以卿為孺子,孰料卿觀世情,比我更為通透祖公與我有厚恩,自然不能相悖,亦不能因我之故,使祖公敗績。卿言是也,我但從祖公之命,突破當前之敵可也,將來如何,自非我等武人所可置喙”

隨即一拍大腿,說:“罷了,罷了,且破敵要緊。將來若祖公亦臣於大司馬,我便聽命;若祖公與大司馬起衝突,我必為之死戰,卻也不必懊悔今日之求援。”

於是召來書記,命其寫下一封書信,快馬送去東垣,請陸和眷率軍前來,加入河內戰場。

——————————

這個時候,卷縣已經苦守了將近兩個月,自從王陽等河內軍南下,與逯明相合後,更是日峽攻,堆土山、造雲梯,箭如雨下,壓得城內晉軍抬不起頭來。

為救卷縣,祖逖多次遣兵出滎陽,想要穿過敖倉、厘城之間,去攻擾扈亭,卻都被羯兵給堵了回來,反倒白白地折損兵馬。

十二月初,卷縣終於被羯軍攻破,衛策率殘兵五百餘拼死衝殺出去,逃亡無蹤。隨即王陽、逯明等縱兵屠城,復歇息三日後,浩浩蕩蕩,便向滎陽方向而來。

張敬為石勒謀劃,使河內軍沿著黃河西進,進駐敖倉附近,隨即前取成皋關℃逖親自領兵出城往救,與羯軍優勢兵力在敖倉、成皋之間展開激戰。這程從午前一直殺到黃昏,趙軍大敗,倉皇退回敖倉。但晉軍也只是慘勝而已,死傷並不較羯兵為少,尤其戰陣之上,突有流矢飛來,正中祖逖左膀,祖士稚帶傷而歸滎陽。

三日後,石勒換上了生力軍,再取成皋℃逖箭瘡發作,不能領軍,乃使張平將兵前往堵截。王陽親率主力發起迅猛突擊,激戰移時,逼退張平,逯明則強渡汜水,攻擊關下晉壘。戰至黃昏,晉將童建被圍,矢絕力盡,被迫投降,另一員晉將馮寵則率殘兵退守關隘。

石勒聞報,遂於翌日率主力進迫滎陽城下,作勢攻打,以牽制晉軍不能再援成皋,同時傳令給王陽、逯明二將:“期以三日,必要克陷成皋關,突入伊洛!”

急報傳至洛陽,朝野上下當即就炸了鍋了,殷嶠趁機提出,可急請大司馬率關中軍前來協防都城。對此,荀邃、祖納等自然是不樂意的,雖然百般籌思,貌似只有行此下策了,卻仍舊拖拖拉拉的,一連兩日不能做出決斷。

他們只是急命附近各縣戍軍,齊集鞏縣防堵。殷嶠就說了:“河南各縣,遠近參差,即便聚會,也不過四五千兵,且戍軍能有多少戰力啊?鞏縣如何可守?”荀邃乾脆提出來:“殷尚書素知兵,何不出而往監鞏縣之軍?”

這殷嶠好煩人哪,我這不還在猶豫嘛,你幹嘛催個不休啊乾脆把殷嶠趕出都去。同時急下制書,既命裴該發關中軍東進,暫屯陝縣,以備緊急,也命在河內的祖渙趕緊回師,來守都城。荀邃心說若有祖渙再加裴丕,兩部合流一萬多人,用能夠守得住洛陽一段時間,以待形勢之變化吧?實在不行再召裴該,或許也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