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天必佑自強者(第2/2頁)
章節報錯
——————————
且說郭殷、續鹹在佔據了晉陽城之後,便即傳話給四野的百姓,說劉虎作亂,勾引鐵弗餘部來取幷州,那些野蠻北狄,毫無憐憫之心,所過必然殘破,唯有躲入城內,同心護守,大家夥兒才有可能躲過這一劫。
如此大張旗鼓,訊息自然難免洩露——石虎就因此而先於晉人得到了稟報——但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僅靠晉陽城內兩三千尚且迷茫的戍卒,再加四五千居民,是不可能守備這般雄城大邑的。
郭殷在太原郡內根基深厚,續鹹自履任以來,也頗建立了一些威望,因而官吏宣揚二人之語,百姓大多篤信不疑,於是扶老攜幼,急歸晉陽——短短三日內,便充實了萬餘人。
陽曲郭氏百年大族,又是將門世家——從雁門太守郭縕和陽曲貞侯郭淮起算——子弟中自然有不少通曉武事的,雖然沒啥名將,終究遴選青壯、控馭百姓,還勉強能夠稱職。於是郭殷署其子弟二十餘人為將,重新整頓士卒,更於城內選出兩千青壯來,嚴加整訓,用以守城。
郭氏族人亦紛紛南下,打探訊息,不久後便傳急報回來,說石虎已然得信,正在兼程趕回。續、郭這才召集耆老和將吏,實言相告道:
“鐵弗雖惡,不如石虎,自石虎臨州以來,每常縱兵劫掠,復刻剝百姓,雖續使君百般求懇,而不改其素行,反而鞭笞、斥喝使君。前其南下,便擄平民數千相從,為奪晉壘,竟使彼等執木兵先登,以屍骸鋪路,始能突入平陽郡內。今其於平陽戰敗,不肯遽退,反嚴令續使君再徵萬卒,並搜刮百姓之食,充其軍糧。續使君哀憫汝等,不忍見無辜填於溝壑,無奈而樹旗反趙,以迎晉師。
“石虎軍中,實已糧盡,即其復歸,無奈晉陽何。我等唯奮力守城,不過七八日,彼必退去,晉軍旋踵即至,一州大小得安。倘或不然,石虎已宣命,要屠盡太原各縣生靈,不論國人、趙人,少長並誅,雞犬不留!汝等亦當知石虎秉性,此言豈能有虛啊?今父母妻兒,俱在城中,一旦失守,舉族俱滅,何如奮起一搏,以期蒼天護佑?
“天必佑自強者,而必棄首鼠輩也!”
耆老聞言,不禁面面相覷。就中有一人拱手問道:“未知二公叛趙投晉,其意果誠否?若然退去石虎,復受撫而歸趙家,或者據太原而自立,則我等庶民,皆為二公所累……”
郭殷誠懇地回覆道:“汝多慮了。石虎素來兇暴殘刻,我等既背之,豈能再受其撫?彼其肯撫人哉?比及傳信襄國,晉軍早至城下,我等又豈敢與王師相抗呢?至於自據太原,更屬囈語,誰能以一州甚至一郡之地,拮抗天下?若無所附,我與續公首級,即汝等不取,亦將為晉人或趙人割取。
“我實已命人前往長安,向裴大司馬投誠,汝等勿疑。”
先前問話那人點點頭,乃道:“幷州喪亂幾三十年,唯劉使君撫愛我等,民皆樂於效死。惜乎天不佑劉使君,王師退走,羯賊入境,石生猶可,石虎實欲殺盡我等!今若二公誠心歸晉,我等必唯二公之命是聽,死守晉陽,以待王師北來。”
於是分派職司,登城護守,還沒安排妥當,石虎就趕到了。
石虎本以為只要自己一回軍,續鹹、郭殷書生之輩,必然戰慄而降,要不然也棄城而走,誰想晉陽諸門緊閉,城上守軍無數,毫無開門相迎之意——甚至於還打出了晉家的旗號。他即策馬而臨城壕,呼喝續鹹答話。續鹹恐怕動搖城內人心,不敢不應,只得穿戴鎧甲,由士卒以大盾遮護,戰戰兢兢地貼近城堞,旋即命人高呼道:“今我已降晉矣,太……汝可東歸,勿來犯我。”
石虎大罵道:“無恥老狗,反覆貛賊!昔汝窮蹙而降,我天王不罪,反倒授予重任,我家實不曾虧待汝,但有人心者,豈有復叛之理啊?!”
續鹹命人對罵道:“華夷不併立……”這還是從關中流傳出來的口號呢——“況乎汝等羯賊,趁亂逞兇,害我百姓。石勒先逐劉使君,復殺戮我幷州士民,我不過為保有用之身,暫棲敗枝而已,何言恩惠啊?且汝兇暴,幾非生人,實如野獸,更甚於石勒,而石勒竟命汝守並,則是欲屠盡並人也!我今順天應人,復歸於晉,呼應王師,汝若知機,可即退去,若其不然,必死於晉陽城下!”
石虎暴怒如狂,當即摘下弓來,狠狠一箭,便朝城頭射去。續鹹大驚,匆忙朝後就退,只聽“咄”的一聲,那支箭竟然穿透了遮擋在他身前的盾牌,粗大的箭簇距離續孝宗鼻尖不過一指之隔,猶在微微顫抖……
續鹹嚇得仰面便倒,好在身旁士卒趕緊伸手把他給攙扶住了。他當即叫道:“放箭,放箭,射殺此獠,天下可得太平!”然後掉轉身就走,再也不敢上城來了。
城上亂箭射下,石虎卻立馬端立箭雨之中,一連數息,無一箭可以及其身者。隨即他緩緩帶馬歸陣,卻蹙著眉頭對跟隨而來的部將尹農說:“我觀城上放箭,雖然疲軟而不能傷我,卻可見人多勢眾,再加晉陽雄城,實不易克……今我所部不過數千騎而已,野戰卻敵,可敗萬軍,臨城登堞,卻非所長啊。而且糧秣又不甚足,如之奈何?”
尹農也束手無策,最後只得說:“大王今日一箭,老賊幾乎嚇殺,必不敢出城來攖我軍鋒芒。不如暫且立寨,先於四鄉蒐集野民之食,使士卒飽餐,再募國人為兵,而驅趙人先登,或許可行……榆次在東,不過五十里之遙,戍卒也有千餘,再加青壯,可以召來相助。”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