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代北風雲(第2/2頁)
章節報錯
誰受益最大,則誰為幕後兇手的可能性最大,既然賀傉還年輕,則多半是這一支的用事之人煽動發起的政變。用事之人是誰?祁氏雖為婦人,在族中實有權勢,這是連裴熊都知道的事情啊。
所以裴該直接就點名祁氏了,拓跋頭聞言更加慌張,趕緊拱手躬身:“這都是大司馬所言,小人並未曾道片言隻字……”這就等於變相承認了裴該的猜測啦。
裴該倒也不再追問——拓跋部中政權交替,跟他本人關係不大,而且既成事實,也無謂追責;雖說拓跋乃晉朝欽封的諸侯,但目前無論洛陽還是長安,真能夠管得了這家諸侯麼——當即抬手招呼,說擺宴,我要好好款待來使。
食案擺將上來,裴該西向坐主位,拓跋頭東向坐賓位,還則罷了,裴該更使裴熊南向作陪。鮮卑人雖然不講究,但拓跋頭往來中原多次,他是懂得規矩的,心說我這表外甥不過是大司馬家奴而已,即便是我親戚,也沒有陪座的道理……難道大司馬已然開釋其為部曲了麼?
其實裴該腦袋裡壓根兒就沒有“釋奴”這種詞彙,因為他本沒有蓄奴的習慣,家中奴婢,在他看來,跟自己只是僱主和打工仔的關係,想啥時候辭職都可以。啥,我還能掌握奴婢的生死?按道理沒錯啦,但我還真狠不起這個心來。
至於裴熊,更是從來都沒有把他當家奴看待過,是裴熊“自甘下流”,裴該也莫可奈何。但裴熊向來不識禮數——這事兒連荀灌娘都已經跟裴該唸叨過好多次了——他雖然自居奴婢,裴該讓他入座吃飯,他卻也不懂得推卻。
其實裴該有時候公務繁忙,不能返回後院去跟家人聚食,被迫要一個人在前堂吃工作餐,就經常拉著裴熊一起吃——一個人用飯未免太無趣了——裴熊也算習慣成自然。
酒席之間,拓跋頭提起讓賀傉繼爵代王之事,裴該點點頭:“我命書記作一奏表,卿可持之前往洛陽,料想朝廷不會不允。”頓了一頓,又說:“還需作一表告喪,雲先代王因傷辭世,傳位於其從弟。”
拓跋頭聽了這話,不禁暗中長出一口氣。
繼而又提起秋後夾攻幷州石虎之事,裴該也滿口應承。
然後似有意,似無意的,裴該重提鬱律之死——“自初封代王后,歷代繼爵,似乎壽皆非永啊……”初封代王就是拓跋猗盧,他去世時才剛五十歲,但在這個年代,尤其在草原民族當中,並不算短命。猗盧之後是六修,不到三十歲即被普根所殺,普根三十多歲病死,其子繼位,未滿週歲便即夭折……接下來的鬱律,遇害時同樣是三十出頭。
這年月草原民族的平均壽命,估計也就三十來歲,但其中包括了大量夭折的嬰兒,從而拉低了整體數值,具體到成年個體,尤其是貴酋,活五六十歲都算常事——好比慕容部的吐谷渾,就得享七十三歲高齡。
再說猗盧之後的幾任拓跋部單于,即便不算並未正式得到晉朝承認的王爵,也有普根和鬱律兩位,都是壯年即歿——一個病死,一個被殺。
裴該因此就問了:“則恐貴族王家,實無長壽之……”想說“基因”,最終還是把這新潮的詞兒給嚥了,改成——“實無長壽之天命。則試問之,倘若賀傉不諱,誰當繼之?”
拓跋頭回答說:“尚有其幼弟紇那。”
“則若紇那不諱,且兄弟二人皆無子嗣呢?”
拓跋頭聽問,不禁啞然。裴該暗中給裴熊使了一個眼色,兩人相處既久,心意頗能相通,於是裴熊就問拓跋頭:“阿舅,鬱律雖死,難道就沒有子嗣嗎?”
拓跋頭心說有啊,就是我幫著祁氏他們殺的……終究裴熊離開拓跋部也不過年許而已,不可能隨口敷衍,說鬱律沒兒子,更不可能說他兒子也全都跟老爹一起掛了……鬱律不是負傷而死的麼?兒子們怎麼可能在短期內也盡數夭折啊?!
正在琢磨該怎麼回答才好,腦海中卻猛然間精光一閃——不好,鬱律還有兩個兒子活著呢!
在裴該和裴熊四道目光的逼視下,拓跋頭鬼使神差地就主動說出來了:“鬱律確有兩子,不過尚且年幼,在賀蘭部中……”
“何名啊?”
“翳槐、什翼犍。”
裴該聽到“什翼犍”的名字,雙眼不自覺地微微一眯。
賀蘭部雖然與鮮卑同源於東胡,但嚴格意義上說起來,並不是鮮卑,更非拓跋,目前遊牧在賀蘭山以北地區,算是拓跋部的依附部族,實力頗強。拓跋與賀蘭,世通婚姻,比如鬱律有個小妾就是賀蘭部大人藹頭之妹,為其生下二子,一名翳槐,一名什翼犍。
按照賀蘭部的習俗,婦人當在孃家產子,並且居留一歲,方才抱子而歸夫家。所以拓跋翳槐兩歲以後,才被其母抱歸盛樂;沒過一年,賀蘭氏又有身孕,考慮到翳槐尚幼,不能離開母親,故此又抱著他,返回孃家待產去了。
就在鬱律此番出征前不久,訊息傳來,賀蘭氏生了對龍鳳胎。鬱律大喜,當即給兒子起名為什翼犍,至於閨女兒……等我打贏了回來再想名字吧。
因為賀蘭氏在鬱律諸妾中排位比較靠後,故而祁氏雖屠鬱律諸子,竟然一時疏忽,沒能想起翳槐;而至於什翼犍降生之事,估計也就當時在鬱律身邊的拓跋頭等數人得知,祁氏是並不知道的。
那麼為什麼得聞什翼犍之名,裴該會有所反應呢?因為他對這個名字有印象——拓跋鮮卑極盛之時,一在猗盧,二在什翼犍;但什翼犍時代也是由盛轉衰之時,他曾在石子嶺與前秦軍對戰,大敗而向北遷徙,隨即為其子所弒,前秦趁機發兵滅代。要到什翼犍之孫拓跋珪時代,才趁著前秦內亂復國,最終打出了北魏將近一百五十年的國祚。
&n。妙書屋手機版閱讀網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