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搏殺良久,紅日越過頭頂,逐漸向西北方向墜落下去。終於,陽光直射而向晉陣,受其影響,晉軍的進迫之勢稍稍一滯,劉央急忙調整部署,再度朝後收縮。

是其時矣!石生立馬陣中,重又提起長刀來,雙目炯炯,注視晉陣,隨時準備將刀鋒朝上揚起,下達全面反擊的指令。就在這個時候,忽見晉陣一變,士卒以數面大旗為核心,快速聚攏,就此現出了幾道寬闊的缺口。

隨即隆隆的馬蹄聲響起,數百身著重甲的騎士在侍從護衛下,即自缺口中整齊地馳出,然後左右一分,于軍前列陣。石生不禁小小吃了一驚,定睛細看,但見人皆重鎧,馬亦披甲,裝備之精良,實為平生所罕見!

他也曾經跟鮮卑兵作過戰——雖然不是拓跋鮮卑,而是段氏鮮卑——知道鮮卑軍中常有長槊騎兵,人馬皆被甲,衝突之勢甚為猛烈。不過這種重甲加馬鎧的全套裝具,價格極其昂貴,鮮卑人裡也只有所領超過百帳的中小貴族才可能置辦得起——大貴族直接就為將了,未必親臨前陣——所以段部的重騎兵亦不過二三百之數罷了。

至於拓跋鮮卑,據說比段部更為精強,然而就石虎在交接時所言,每戰最多不過遭遇如此這般三五百騎。石虎還曾經提醒石生,說:“於此鮮卑重騎,不可直逆其鋒,只能以堅陣、長矛阻遏其衝鋒之勢,待其力盡,然後可破。幸好其數不多,若有千騎來,即我亦不能當……”

石生心說我當時還盼望著,既守幷州,可以有機會見識到這般鮮卑重騎,倘能嘗試擊敗之,剝下裝具來,就可組建我自家的重騎兵部隊……然而如今見到晉人的重騎——估計是自鮮卑處學來,甚至就是商借了部分的鮮卑兵——又與石虎所言不盡相同,其列甚整,無數馬蹄應和鼓聲,幾乎同時起落,大地也為之震顫,不必接觸,即對我方造成了強大的心理壓力……

這般精銳,果然不可硬拼,只能先牢固防守,再尋機發起反擊了……不,這多半晉人以攻代守,是準備退兵的先兆,我若能遏阻之,寧可不追,今日到此為止。

於是急命改變陣勢,前線短兵匆匆後撤,將長矛手放至陣前,嚴陣以待;再命弓箭手伏於其後,準備等晉騎一進入射程範圍,便即萬箭齊發。

兩軍就此脫離接觸,趙軍不再緊逼,匆忙變陣,給了晉方“具裝甲騎”以足夠的列陣時間。然後就在趙方長矛手、弓箭手才剛到位,尚未嚴整其列的時候,晉騎陣勢已完,當即鼓聲陣陣、馬蹄隆隆,朝著趙軍直逼過來。

很快,晉騎就進入了趙陣百二十步以內。石生一聲令下,陣中千餘箭朝天拋射——只可惜晉騎雖然還只是便步前進,速度仍然比普通步陣為快,趙軍的這第一輪箭,便十之八九落到了兩排晉騎之間,只有兩三名侍從不慎中箭,但箭勢因遠而竭,都非重創。

石生急命再發第二輪箭——估摸著當松弦時,晉騎應該已然接近到八十步以內了,因而放棄拋射,改為直射。可誰成想晉騎馬後的侍從搶先抬弩射擊,雖然只有數百矢,卻瞄準既精,矢力也強,一輪射出,十中七八,趙軍前陣的不少長矛手當即慘呼而倒。

石生急命射箭,同時趕緊拖走負傷的長矛手,換第二排上來,務使矛陣不亂。

鼓聲漸密,晉騎第一排開始加速,近千蹄踏落,其響動更比普通的馬蹄聲為強,並且聲勢駭人。石生暗自心驚,他雖然看不到前陣士卒的面孔,卻已然可以想見他們臉上那驚慌、恐懼之色……急忙高呼傳令:“但矛陣嚴守,敵便難破,有敢卻步者,必殺無赦!”

傳令兵才剛端著旗幟,策馬馳向前陣,晉騎第二排也已馳入百步之內,其侍從又是一輪弩矢射出。弩比弓強,主要在於精度和直射射程,這些侍從所攜都是膝張弩,威力非普通步弓可比,他們早在起步之前,就已經拉開弦,並且搭上了矢,等到一進入射程範圍,當即瞄準敵兵,百矢齊發。

因為精度比較高,且此際也無大風,加上預先反覆訓練,故此雖然直射,卻並不至於誤傷前面的兩排本方重騎。當然啦,第一排重騎侍從發弩,容易選擇和瞄準目標;第二排重騎侍從發弩,因為前面有兩排本方騎士,還有第一排的本方侍從,為免誤傷,所能順利瞄準的目標數量就很有限了。因而這一輪射,趙軍長矛手不過才倒下了十數人而已。

不過其中有幾個比較倒黴,竟然同時被六七名甚至更多晉卒當成了靶子……這基本上就沒有幸存的可能了。

第二輪射罷,晉騎陡然間加速,直衝趙陣。就目前為止,雖然趙軍已然發射了三輪箭,卻竟沒有一騎負創!

當時的弓箭威力和穿透力普遍不足,一般情況下,只要穿一領皮甲,就有可能身被十數箭依然活蹦亂跳——只要不被射中要害——遑論晉騎都著重甲,要害部位皆有金屬遮護,就連戰馬的面、項、胸這三個部位,也都在皮甲外更綴鐵釘呢。倘若有箭正朝面門而來,晉騎左臂上都縛有小盾,只須稍稍遮擋,即可無礙。

想必若晉騎在衝鋒的過程中,便先有十數名甚至更多重創落馬——這在輕騎衝陣時是常事,且更大可能性是戰馬負傷——趙軍士氣必然不墮,說不定還可能有少量上揚。但眼見箭矢加身,晉騎人馬卻皆無事,也就只有跟隨於後的十幾名侍從暫時失去了戰鬥力而已——弓箭手的主要目標是騎兵,射中侍從,純屬偶然——趙軍上下,無不驚駭,甚至於手足皆軟。

尤其晉騎胸前都是明晃晃的金屬盤,映著落日之光,爍爍生輝,反倒閃得前陣很多趙卒睜不開眼來……

.。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