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敵之忠臣,我之寇仇(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然也有那看得清大局,但拎不清眼下形勢的傢伙,竟然提出請石勒以去尊號、降封為王做條件,去跟華軍和談——其實也就是投降——當場就被石勒下令推出去正法了。
等回到後宮,石勒不禁對程後嘆息道:“昔在寧平城下,我坐帳中,晉之王公大臣環拜於外,就中也有裴文約……不想十年之間,天地更換,他倒在洛陽城內安坐。然我豈肯往拜啊?死,易事耳,降主之名,絕不可擔!”
但隨即他也垂泣道:“我縱橫半生,王公也殺過了,天子也做過了,雖死又有何憾?大丈夫轟轟烈烈而生,復轟轟烈烈而死,天福也!只可惜汝等亦必隨我而死……”
隨即連連跺腳,說:“悔昔日不殺裴該,復不聽右侯之言,我死可為後人之戒——敵之忠臣,我之寇仇,不可留也!”
然而這等頹唐之態、失望之語,石勒只肯在妻兒面前發洩一二,而面對臣工、將卒之時,卻始終昂頭挺胸,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並且隨著戰事的膠著,石勒也逐漸覺得,趙未必遽亡,我亦未必遽死——只要能夠守住襄國,暫時逼退祖逖,或許真有重定幽、冀的機會,亦未可知啊。
幽、冀兩州,目前理論上仍屬趙國所有,但國家機器已經徹底運轉不靈了,流民遍道、盜賊紛起,冀州大概超過一半城池,幽州也有三成左右的城池,全都無人管治,即便剩下的城邑,趙兵也只能閉門謹守而已,就連近郊鄉、亭都無力也不敢履足。要把如此混亂的局面在短時間內重新鎮定下來,使民眾、土地可為自家所用,絕非一件輕鬆之事。千頭萬緒,困難重重,就連石勒本人偶爾想起來,都會覺得腦仁兒疼。
難嗎?肯定是很難的,但石勒自己給自己打氣——再難還能難過昔日我等唯一二十騎,從汲桑而投公師藩之時嗎?
但那終究是後話了,首先必須得牢固地守住襄國城,且待華人先撤,日後事,可再作籌謀——可惜張賓已經不在了!因而石勒領著蘷安、孔萇、王陽等將,謹守城池,以待華軍疲憊或糧盡而退。
且說這一日晨起,他覺得腦袋有些發矇,身子有些發沉,欲召御醫前來診治,卻報宮廷醫者都是趙人,早在一個多月前就陸續出城落跑了……郭敖聞訊,便推薦自己營中的醫生簡道簡至繁來為石勒看診。
石勒上下端詳簡道,依稀認得,便問:“卿昔曾投我而入‘君子營’中,可是麼?”簡道叩首道:“誠如陛下所言。”石勒隨口又問道:“則卿投效既早,又懂醫術,為何今日才是軍中一小吏啊?”
簡道當即回覆道:“為臣不肯依附程僕射,乃至沉淪下僚,無望升遷……”
這話半真半假——簡至繁本身沒啥本事,即便懂點兒醫術,也沒法跟正經御醫相提並論,別說程遐了,就連張賓、徐光等人都不怎麼瞧得起他,即便他想貼上去依附,那也得人家肯搭理啊。然而簡道投羯已在十年以上,當初“君子營”中,便常可見其身影,按道理來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光熬資歷,就夠升任郡縣之職了吧。
只是程遐、張敬、徐光等各植黨羽,所要安插的人實在太多,誰會想得起一個毫無用處的簡至繁來呢?
徐光曾經一度被程遐斥之於外,張敬則唯程遐之命是聽,故此前些年執趙政的文臣,以程子遠為尊,則簡至繁當然會把不得升遷的怨氣,全都歸之於程遐了。如今程遐被迫出外,不在朝中,他正好在石勒面前告上那廝一狀。
石勒也不禁慨嘆道:“都是程遐誤朕……朕若專任右……太傅,何至於此!”
簡道膽子本小,捅了程遐一刀後,便不敢再鼓唇舌,趕緊上前去給石勒把脈。完了說:“陛下不過小染風寒而已,但安養貴體,微臣再開幾劑湯藥,五日後便可痊癒。只是今日風大,陛下不宜再出宮登城去了。”
簡道自去寫方不提,石勒則急召蘷安來,說我偶染風寒,聽說今日風大,就不上城去了,城守之事,一以委之愛卿。隨即又問:“華寇仍舊以投石機,妄圖破我城壁麼?”
蘷安點頭稱是,隨即微微苦笑道:“投石機無甚準頭,城壁自可隨破隨補,只是士卒每日負盾登城,亦難免有所死傷,乃稍稍生出懼意來也,不可不慮啊……”
祖家軍臨時建造的投石機,結構比較簡單,強度也不大——按照後世的規制,多數屬於“單梢砲”——只能往城上拋擲些三四十斤重的石彈,別說準頭太差,十難中一了,即便得中,除非正好砸在已有破損之處,否則對城壁的損害也相當有限。
只是登城護守計程車卒,偶爾會被石彈砸中,雖然數量不多,每天也有這麼五六個甚至十來個人。固然這種數量的損耗,趙軍完全禁守得起——起碼得六七個月不停地砸下來,才能予守軍以重創吧——但只要中彈,即便不死,也必臂斷腿折,圍城之中,基本上就沒有存活的可能性了,這對士氣多少是個打擊啊。
理論上碰到這種情況,守方就應當派精銳突出城去,嘗試摧毀那些投石機。只是華軍近日不敢再蟻附攀城,自然有大把的兵力可以專門來保護投石機,蘷安也曾經嘗試過兩回,卻如同踢中鐵板一般,不但無功而返,抑且傷亡頗重,就此不敢再出城去了。
於此,石勒也想不出什麼好主意來。他原本還計劃著自家也於城上搭建投石機,與華人對射,只是軍中工匠多是“趙人”,多半陸續跑散了,剩下的難肩重任,所造投石機不但射程有限,而且多不過三四射,便會散架……華人的投石機可是往往能用一整個白天的。
故而對於蘷安的稟報,石勒只能權當沒聽見,急忙轉換話題,提醒道:“今日風大,須防華寇射火箭入城,縱火燒我。”
蘷安說這倒請您放心,華寇從前又不是沒嘗試過放火箭,但——“沿牆十丈內房屋,皆已拆毀,食糧亦儲於安全之處,即便華人建雲梯近城,縱放火箭,亦於我無傷也。”而且你投石機距離城壁兩百步之遙,若建雲梯放箭,起碼得近到百步之內吧,那我城上的弓箭也能射到你了——難道就你們會放火嗎?雲梯可都是木頭搭的。
石勒這才定下心來,可誰成想蘷安去不多久,突然有軍士來報:“華寇登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