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獻容略略抬頭,斜眼觀察著劉曜的表情,大著膽子試探道:“做臣子的,若逢主昏,即便有經天緯地之才,也難展布,且恐反罹牢獄之禍……倘若大王能為天子,皇漢必能重振……”

她這番話,乃是族弟羊彝所教。

羊彝雖然一門心思撲在族姊身上,但既為男兒,又做官僚,不可能毫無野心,乃希望劉曜更進一步——其實劉曜麾下,持類似想法的臣僚也不在少——自己能以國舅之尊(劉曜已立羊獻容所生劉熙為世子),成為輔政重臣。

所以他才拐著彎地誘惑羊獻容,說阿姊你如今雖然還不是正室夫人,但王妃已歿,內室寵愛,在你一身,大王只是因為太忙了,所以還顧不上扶正你罷了。一旦大王登基,必然立你為皇后——你從前就是皇后啊,難道甘心退為臣子之婢妾嗎?

羊獻容聞言,深以為然,所以才會尋機試探劉曜。劉曜瞥她一眼,然而並不動怒,只是搖搖頭:“也難,也難……”

隨即鬆開手,站起身來,在室中徘徊,一邊彷彿是自言自語地說道:“光文皇帝在時,皇漢最有統一之勢,惜乎聖壽不永……”劉淵在304年起兵稱漢王,308年稱帝,然後才當了兩年胡漢天子就掛了——“今上雖也聰敏,終究不如光文皇帝遠矣……且又酗酒,竟將國政交付於奸臣、孺子之手!

“而今晉勢重熾,裴該在關中,祖逖在河南,司馬睿坐擁江上,本以國家之力,西聯石世龍,先破其一家應不為難,劉粲卻又先害皇太弟,復倉促出兵,導致二十萬軍潰於一旦……”

羊獻容插嘴問道:“如今趙公奄有冀、並,實力雄強,大王與之聯手,難道還戰不敗晉人麼?”

劉曜苦笑一聲:“石世龍如何可信?我若同有雄強之勢,或可與之聯手,然今朝廷勢蹙,只恐其別起異心,我欲安撫之,今上又不許封其趙王之號……則如今國家所有,不過平陽一郡而已,即便依憑山河之險,我能自在展布,也只得坐守,何談進取啊?況且劉粲還勒兵在外……”說到這裡,忍不住狠狠地一跺腳:“裴該無能,為何殺不死劉粲?!”

羊獻容趁機繼續慫恿道:“即便大王自在展布,也唯能坐守,則若大王受掣肘,國家豈不是要亡麼?妾是婦人,不知什麼大義,但知人寧可苟活,不願膏於鋒鍔,國寧可小弱,不肯宗廟為墟……大王還當早做決斷才是啊!”

劉曜轉過身來,雙手叉腰,盯著羊獻容的雙眼,默然良久,這才突然間喟嘆一聲,說:“我寧可做殉節之臣,絕不為亡國之君……”

——————————

於此同時,劉聰醉臥含章後殿,睡至夜半,猛然間驚醒,顧左右道:“吾兒何在?”

親信宦官郭猗急忙上前,躬身問道:“不知陛下召喚哪位皇子來啊?”

劉聰愣了一會兒,苦笑搖頭道:“我方寢時,夢見約兒,前來迎吾……”

郭猗聞言,不禁毛骨悚然。

劉聰所說的“約兒”,是指其子劉約,三年前因病辭世,年僅七歲。但是劉約雖然死了,渾身冰涼,右手食指卻偏偏仍有暖意,劉聰因此久久不許殯殮,還奢望兒子能夠活回來。其後不久,便有古怪的謠言在宮中流傳……

據說劉約確實醒來過一回,還說在昏睡中見到了祖父、光文皇帝劉淵,領著他從不周山一直巡遊到崑崙山,然後復歸。臨別之際,劉淵對劉約說:“東北有遮須夷國,久無國主,專待汝父為之。汝父後三年當來,來後國中大亂相殺害,吾家死亡略盡,唯永明輩十數人在耳……”

尚有一說,劉約從不周山返回的途中,還經過一個什麼猗尼渠餘國,國王給他一個皮囊,說是聘禮,請交給漢皇帝,不久後你還會回來,當娶我女為妻。劉約魂魄飄飄,返回停屍之所,順手就把這皮囊放在几案上了。待其醒來,果見幾上有一囊,內盛一塊美玉,上書“猗尼渠餘國天王敬信遮須夷國天王,歲在攝提,當相見也。”

劉約死去,恰好三年,今年戊寅,歲在攝提,而劉聰又在夢中見到劉約前來相迎……郭猗真是不敢再想下去了。

劉聰見郭猗面色煞白,便即抬起手來,按在他的肩膀上,低聲說:“無妄傳言,汝也信麼?我今明告汝,實無什麼約兒死前得見光文皇帝之事……”但隨即略略一皺眉頭,眼神飄忽,自言自語地說道:“只是空穴來風,不為無因啊,難道說我真的命不久長了麼?”

郭猗當即拜伏在地,口稱:“陛下千歲、萬歲,聖壽豈可揣測?鬼神之事豈可相信?”

劉聰面色陰鬱,俯首盯著郭猗的頭冠,一字一頓地說道:“我死,國中大亂相殺,吾家死略盡,永明輩倒能得生……嘿嘿,若有人傳謠,我絕不能如彼等之願;若為天意,我便要逆天而行!

“汝可急召太子歸來,剷除逆臣!”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