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放假,陪著祖約值班的苦差事,就只好落到他的肩膀上來了。原本按制,春假長達十五天,尚書省內,由六尚書輪流值守,但祖約因為負責河內戰事的後方統籌,幾乎一天都離不開,執意由自己獨自扛過整個假期。梁芬乃道:“政事繁重,士少一肩豈能盡擔啊?當使殷尚書相助……”

正如梁芬所說,尚書省負責政事的日常運作,並不僅僅是供應大軍所需而已,倘若只留祖約一人值班,他趁機把其它事兒全都管起來了,導致許可權日廣、權勢日盛,那則對“裴黨”必然不利。沒辦法,殷嶠就只好陪綁嘍。

祖約對此倒並沒有什麼異議,雖說他也希望能夠利用這個機會,擴大的自己的許可權,增長自身的權柄,問題光一個人,再加幾名尚書郎和小吏,實在是忙不過來,無奈之下,才只得容忍殷嶠分任。

利用這段時間,祖約分派人手、蒐集船隻,由孟津直至黃河北岸,臨時搭建起了一座浮橋,隨即糧秣物資、後續兵馬,就源源不斷地向溫縣輸運過去。祖逖乃得以將溫縣作為戰時基地,持續向野王、州縣和沁北施壓。除了元旦當日外,幾乎每天都有小規模戰事發生,總體而言,晉軍勝多敗少,掌握著戰場的主動權。

於此同時,石勒率三千精騎晝夜兼程,從襄國而至汲縣,五百里路,日行將近百里——因為帶兵不多,這一路上也都是自家地盤兒,乃不必攜帶太多的輜重物資,可以輕騎疾行。正好在元旦當天,他抵達了汲縣,打算在此地歇兵兩日,然後殺向州縣,去與桃豹會合。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忽報蘷將軍有急信送至,石勒乃命張賓發信誦讀。張孟孫展開書信,先一目十行地掃過,便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石勒瞧著張賓的神情很不對。張孟孫平素是很重視容儀的,更講究“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從來鎮定嚴肅,即便局勢再危險,一看他的表情,石勒都能自然而然地踏實下來。孰料此際展書一看,張賓面色大變,就連雙手也略略有些顫抖……

石勒忙問:“蘷安書中何語?難道是彼部已為晉人所破不成麼?”

張賓搖頭道:“蘷、桃二位將軍,尚且與祖逖對峙,未嘗敗績……蘷將軍書中所言,乃季龍將軍所傳平陽的訊息……”

石虎跟劉曜合謀之事,沒敢當即稟報石勒——他還計劃著,一旦劉曜其事不成,我就把遣郭榮在採桑津接應他的事兒全給抹了,權當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直等到劉曜進了平陽,掌控朝局,同時得著劉粲在河西大敗的訊息,這才總結為一信,先送去蘷安軍中,要蘷安轉呈石勒。

此外,除了詳細說明劉曜發軍、入朝的因由、經過外,還透露出一個重要資訊:“雍王許諾,不日便將上奏天子,請晉趙公為趙王,總督冀、幽、並、青四州軍事,且割汲、魏、頓丘、陽平和廣平五郡,從屬冀州。”

——胡漢基本上沒有更動晉朝的行政區劃,則所謂天下之中的“司州”,既包括其政權直轄的平陽、河東,趙固所領河內郡,晉人所據大河以南的弘農、上洛、河南、滎陽四郡外,也包括石勒腹心之地的汲、魏、廣平等五郡——襄國本在廣平郡北部,其實隸屬司州,而非冀州——則若將此五郡轉隸冀州,石勒的統治便更加名正言順了。

張賓一邊讀信,一邊解釋,石勒的臉色也越來越是難看,最終嘆道:“劉粲豎子,不想敗得如此之快……”

雖然相隔甚遠,他根據所獲情報加以分析,本就預料到劉粲敗多勝少,但原本想著,你終歸發兵二十萬眾,而裴該又止得雍州一地,秦州尚未收取(這就是訊息遲滯的後果了),只能固守,以待你糧盡退兵——怎麼可能快速喪敗呢?你總得咬著牙熬過正旦,甚至正月間,然後才會因糧秣不足,被迫後退,裴該或能從後掩殺,敗汝斷後兵馬……

誰料想根據石虎信中所言——其實具體情況他也還不清楚——劉粲早在半個多月前就吃了大敗仗了,而且不但損失慘重,就連他本人也生死不明。石勒不禁頓足道:“不意光文皇帝之孫,竟然這般無用!”

隨即又輕嘆一聲:“更不意裴文約,雄健如此!”

張賓這會兒已然鎮定下來了,略一思忖,就勸慰石勒道:“皇太子喪師之事,原委尚且不明,明公不宜驟下斷語。或乃雍王急向平陽,皇太子聞訊而急退,致為裴文約所趁,亦未可知啊……”

終究石虎的信裡寫得不是很明白,沒有把時間順序捋清楚,那麼劉粲之戰敗,是不是受到劉曜搶班奪權的影響所導致的呢?設身處地想一想,倘若我是劉粲,正率大軍在前線作戰,突然聽說,有素來不相得的同僚領著兵無詔而歸,直取京師,我能夠不慌張嗎?就此舉止失措,急於脫離與晉人的接觸,返回國中,因而被人銜尾疾追,臨河大破,這也在情理之中吧?

石勒說“不意裴文約雄健如此”,是,我早就知道這小傢伙不簡單,問題是當日接觸,初以為他戰略眼光獨到,後來發現其於實務,亦頗有所擅長,卻獨不知此子知兵啊!當然啦,以裴該當時的身份、地位,於具體軍務之籌劃、運作,是沒資格發言的,我卻也沒想到去試探一下……但其於戰略、實務方面既肯暴露於我眼前,豈有深藏用兵之能,絲毫也不透露的道理啊?

就算他不提,難道我傻的啊,就一丁點兒都瞧不出來?

此前奪取河南地,那主要是祖逖在用兵,我事後多方蒐集情報,發現裴該所部徐州軍戰力甚強,但他往往故示敵以弱,再施以雷霆一擊,於具體戰術上,並不見有多出挑的表現。再後來大荔之戰,都雲裴該善守,使劉曜頓兵堅城之下,待其士卒疲憊後,再發起反擊,遂破劉曜。那麼,裴該是否真能領軍作戰呢?還是因為得到了陶侃的輔佐?這還真說不好……

故此,在情勢尚且不明之前,明公你切不可在諸將前面過於誇讚裴該,以免動搖軍心士氣。

石勒點點頭:“右侯所言,我知之矣。”即召諸將吏入堂議事。

https:

&n。妙書屋手機版閱讀網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