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除伊餘指揮騎兵越過城壕,試攻大荔城羊馬垣的時候,劉曜正在營中雷霆震怒,處分劉嶽。

雖說晉軍竟可以趁夜踏泥濘而出,偷襲城東營壘,別說劉嶽沒想到,就連劉曜也毫無思想準備不過劉曜終究是聰明的,在詳細聽取了戰況彙報後,就撇嘴道:“此不過南人浮舟之術也,我固不能。”

因為自軍辦不到,所以誤以為對方也不可能出城,這確實是個思維盲點,但並不能為劉嶽的戰敗做開脫。當時的戰爭模式,趁夜襲營雖然並不常見,卻也非鳳毛麟角,身為主將,必須預先有所防範才是終究這是在敵城下啊,不是普通行軍過程中的駐營。

後世演義中往往寫道,某日風起某方向,旗疊一角,甚至折斷,某某謀士看了,便說:“賊人今晚必來偷營。”就此設下陷阱。實際情況當然並非如此,臨敵之際,必須隨時都有警戒計程車卒,隨時都能夠編組起隊伍來與敵軍鏖戰,即便想讓將士們睡個安穩覺,也得輪班替換總之不管敵人來不來偷襲,合格的將帥每夜都應當做好嚴密防備才是啊。

因此劉曜就責罵劉嶽,說你也是老行伍了,跟隨我南征北戰,已近十年,竟然會犯這種錯誤?這都是輕敵所致,難道此前吃過一場敗仗,你還沒有接受教訓嗎?如此疏忽大意,我又怎能將重任交付在你的肩上?!

劈頭蓋臉一頓好罵,等把劉嶽押下去,好不容易心中的火氣略略消了一些,劉曜就轉過頭詢問親兵部曲,伊餘應該已經開始攻城了吧?他今天死了多少人啊?趕緊去探個確數回來,好讓我高興高興,調劑一下心情。

部曲領命而去,還沒等打探回來,便先有傳報,說殿中謁者羊彝來拜。劉曜聞之大喜,急命:“請羊容叔進來!”

殿中謁者才列九品,芝麻綠豆的小官兒,但劉曜對這個羊彝卻頗為客氣,竟然以字相稱。

羊彝,字容叔,泰山南城人也,乃東漢司隸校尉羊侵之後,出身倒是不低他跟羊獻容算一家,是獻容族弟。

羊彝還在少年時,便目族姊獻容為天人,只可惜份屬同姓,年差十歲,既無緣又無份。羊獻容為晉惠帝后,羊彝曾經擔任過汲郡的共縣長,等聽說獻容為胡兵所擄,他就直接拋棄了印信,跑去平陽依附胡漢政權。然而此人本無遠名,加上羊獻容也不過劉曜的侍妾而已,故此晉身無門,只當了個小小的殿中謁者。

還是此前劉曜回師,羊彝才終於跟這個便宜姐夫取得了聯絡,他在劉曜面前把自己吹得天花亂墜,說有攻城拔寨之能,又擅長製造軍器,劉曜就請他過來相幫。羊彝卻又耽擱了很長時間,才終於得著機會離開平陽,恰好在此時抵達了大荔城下。

劉曜恍惚想起,羊彝說自己擅長製造器械攻城啊,這時候正用得上他哪,於是客客氣氣將其請入大帳。寒暄幾句後,說起攻打大荔之事,羊彝就笑道:“我適才遠遠觀看大荔城防,確實頗具匠心,然而對某而言,只須器械趁手,破城卻也不難。”

劉曜大喜,正待問他要製造何等器械,才能順利破城,突然部曲哨探回來,就在門外稟報說,伊餘攻打羊馬垣三次,損失近百,不敢再攻了,如今正在城門外逡巡叫陣呢。劉曜勃然大怒道:“此乃故意拖延時間,以待我明日攻城也!”

羊彝問是怎麼一回事兒,劉曜大概齊跟他這麼一說,羊彝就笑著建議:“彼欲激晉人出城來戰,亦無不可。晉人素孱弱,如何能當虛除騎兵?若能於城下挫其一陣,這城麼,也便好攻些大王豈不聞曩昔魏武在延津誘殺文丑之事乎?”

劉曜道:“倒要請教。”

羊彝就說了:“昔曹、袁於河上相攻,魏武徙白馬之民,循河而西,袁紹大將文丑渡河來追,至延津南。魏武親自斷後,於是命騎兵解鞍放馬,以誘文丑。文丑果輕騎來,魏武逆襲之,遂斬文丑。大王可轉告虛除伊餘,使其亦於城下卸甲放馬,以示無備,則晉人或將開城來下,我以伏兵掩殺,勝之必矣。”

劉曜沉吟道:“城前曠闊,毫無屏障,要如何設伏呢?”

羊彝聞言愣了一下,隨即笑道:“卻也無妨。我看晉人於城門前起吊橋,難升難降,若彼降橋來下,虛除必能整列而戰,不至於敗也。大王再將騎兵抄其後路,若吊橋收起,城外兵當盡為我所擄;若吊橋不收,正好趁勢奪門。”

劉曜仔細想了一想,說也好,可以試一試反正即便有失,那也是虛除吃敗仗,我抄襲城門的騎兵是不至於遭受太大損失的。於是便派人傳語伊餘,還說古時候有名將就是這麼搞的,卸甲放馬,以誘敵兵,只要激得晉人出城來戰,難道你還怕打不贏麼?你不是說自己不善攻城,但是擅長野戰麼?

伊餘聽了這個主意,覺得也還不錯。反正我只要躲在城防的弓箭射程之外,就算脫卸了鎧甲又有何可懼啊?至於解鞍放馬,我部騎兵是都能騎光板馬縱橫馳騁的,到時候難道還來不及上馬迎敵嗎?晉人若出來得少,跟我肉搏,我必勝無疑;若是出來得多,那我就退了,讓劉曜派兵壓上去。

正好天氣日漸炎熱,大中午的,他馳騁了一陣子也已渾身是汗,於是喝令諸軍退後,自率親信部曲百餘人,就在城外卸甲解鞍,坐在地上打扇子,面朝城上高聲叫罵。罵了一陣,不見城門和吊橋有何動靜,伊餘煩了,也渴了、餓了,想要退回營去,卻怕出兵不到一日即歸,回去劉曜又要說嘴……躊躇之際,忽聽一聲鼓響,正面羊馬垣後面竟然衝出來一哨騎兵!

當先一將,體態榔,滿臉虯鬚,揚聲大叫道:“胡奴要較量,老爺便來與汝分個死活!”正乃徐州大將甄隨是也!

甄隨不耐煩伊餘在城外叫罵,想要出城去跟這廝較量一個短長,便匆匆跑去裴該面前請戰。裴該想一想,覺得也無不可。他心說咱們也不能一直被人逼著打,偶爾出城對戰,正好挫挫敵勢,揚我威風;而且論單挑,甄隨應該誰也不懼吧?即便他被伊餘所敗那傢伙瞧著貌似個頭不如甄隨,肩膀可比甄隨還寬理論上性命不致有損,倒正好殺殺這廝的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