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商隊(第2/2頁)
章節報錯
亂世之中還敢行賈四方的,泰半都有靠山,即未必為某家所遣,也必與各方權貴有所聯絡。終究社會生產力發展到這一步,不可能存在徹底封閉的莊園經濟,權貴們需要的某些特產和奢侈品,都須仰仗商隊從他處販來,因此稍微有點兒規模的商隊,領隊身上都會揣幾道過所,或者幾封權貴手書,以便順利通關。
這家商隊首領掏出來的,就是漢侍中卜泰的親筆手書沒有實際內容,只是幾句閒話,後面落個款識罷了。這支卜氏本是胡種須卜氏漢化後改稱南匈奴四大姓,是須卜氏、呼延氏、賀蘭氏和丘林氏三品以上顯貴十數人,佈列於朝堂之上。雖說前不久劉聰才剛聽信讒言,處死了左衛將軍卜崇和侍中卜幹,但並未牽連全族,如卜泰等就仍然官居顯位。
守將見到卜泰的手書,不禁躊躇若是劫其財貨吧,就怕將來卜侍中怪罪;若放他們安然北渡吧,又可惜了的……
好在商隊首領是個曉事的,當即命人從車上抽出五匹錦緞來,奉獻給守將:“此為蜀錦,其值為他處所產的五倍,而自巴氐佔據蜀中,商道斷絕,很難輸入中原,更是增價十倍不止將軍若能裁成衣裙,尊夫人必喜……”
守將一瞪眼:“如何用得了五匹?汝以我妻為熊羆乎?不過麼……同僚貧困者多,也當週濟一二。”擺擺手,就打算放行了。
誰料想商隊還沒登船,忽有使節快馬到來,勒令封鎖渡口,一人一車不準北渡“大將軍頃刻便至,尚未渡者,須由大將軍親自甄別,以防混入晉寇的探子!”
守將不禁腹誹:“晉人在南,由此向北都是我漢家領土,若真是晉寇的探子,不去探查大單于軍,如何此刻北渡?”劉敷是想自己下手揩油吧。
商隊首領被堵在南岸,急得直跺腳,可是好話說盡,守將卻堅決不肯放他過河了。時候不大,果然劉敷率領數千兵馬浩蕩而至,一來就鳩佔鵲巢,守住了關口,然後才策馬來到渡旁,“甄別”北渡者。
守將把那商隊首領引見給劉敷,劉敷大大咧咧地坐在胡床上,昂著頭,瞧也不瞧對方,先問:“汝何人耶?”
商隊首領趕緊上前拜見,自我介紹說:“草民鬱翎,拜見大王……”
劉敷雙眉一擰,兩眼一努,呵斥道:“此為南音,汝必是晉人的奸細!”
鬱翎嚇得伏地哆嗦,急忙辯解說:“草民確是南人,本籍吳郡……然實實不是奸細。大王請思,今北上晉軍,或青、徐,或兗、豫,其中哪有幾個江南人啊?南人自守其疆,誰敢來逆皇漢神威?”
“難道此番晉寇來侵,不是建康之命麼?”
“確乎建康之命,然……大王請思,那琅琊王也是中原人,其司馬王茂弘本籍琅琊,南渡而佔我田畝,侵凌我百姓,南人莫不呼之為‘北傖’。正因南人不肯從命,彼等才驅青、徐、兗、豫之卒來侵河南,則草民又豈能為北傖做間呢?”
劉敷聞言,不禁笑笑:“汝倒能言善辯。”
“草民不敢,只是多年行商,南來北往,多承皇漢官府關照,才能賺些薄利……”說著話,趕緊又把那張寫著卜泰名字的紙掏出來,雙手奉上。
劉敷也不接,只是瞥了一眼,便即問道:“原來汝曾受卜侍中驅策。不知此番往何處去貨賣啊?”
“前自卜侍中處得上艾之砂器、恆山之黃芪、臨汾之連翹等,販於上洛,易得蜀商之錦、鹽,欲歸故鄉……”
“既雲欲歸故鄉,如何倒要北渡?”
“草民豈肯北渡?奈何行至河南,卻逢晉寇來侵,皇漢大軍亦至,故此匆匆逃離戰場耳……若東出,成皋關已為晉寇佔據;欲南下,轅關也有晉人出沒,無奈只得暫時北過大河……”
劉敷想了想,便問:“汝行商各方,可有去過兗、豫麼?”
“自然是經過的……”
“青、徐呢?”
鬱翎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老實回答:“也去過一兩回……”
“如此,”劉敷把身體略略前侵,“汝將在兗、豫、青、徐所見,及吳中內情,備悉講來我聽,若說得翔實時,我便放汝北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