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計中計(第2/2頁)
章節報錯
——————————
大概就在石勒一行繼續上路前往己吾的同時,裴家大門被一腳踹開,隨即數條大漢便一擁而入——很明顯門外面還有。這時候裴該和張賓都已各自離席,後退了數步,裴熊原本在旁伺候,趕緊側身擋在主人前面——張賓帶來的老兵同然。不過那老兵瞧上去不象是能打的,而裴熊即便再勇,終究是空手,對面那些傢伙卻不但手執利刃,而且分明刀尖上還滴著血——大概是殺門外那幾名守衛的胡兵時沾染上的,尚未來得及拭淨吧。
裴該和張賓都注目於領頭的一人,就見此人身得極其雄壯,四十上下年紀,兩道濃眉,一部虯鬚,相貌也頗為英武——就與苟晞有三分相似。他才進門,便即吩咐道:“速速帶上裴先生與東海王妃走……”話音未落就瞧見張賓了,倒是大出意料之外,不禁話也停住了,腳步也頓住了,雙眼一瞪,頗顯愕然之態。
張賓苦笑著拱一拱手:“苟將軍。”
裴該沒見過此人,當即把腦袋一偏,湊近張賓,低聲問道:“苟純?”張賓點點頭。
裴該當即兩袖在胸前一籠,朝苟純深深一揖:“多謝苟將軍。”
苟純眉頭一擰,雙眼微微一眯:“裴先生知道我等會來接卿?”
裴該直起身來,搖一搖頭:“我如何得知?但見苟將軍到此,想必那小人曲彬已然身首異處了吧?彼與我有深怨,今苟將軍為我報之,自須致謝。”
苟純一咧嘴:“曲彬確已殺了。”隨即擺手:“裴先生速請王妃出來,我等便好上路。”
裴該假裝茫然地問道:“往哪裡去?”
苟純簡單地解釋說:“王公正長前與裴先生所言之事,不當淡忘。因有曲彬為間,裴先生不敢應允,今我等已殺曲彬,內外安排妥當,正好接裴先生與王妃脫此桎梏,去和家兄、王公會合。”
裴該點頭說好——“請將軍稍待,我這便入內去稟明姑母。”
苟純說沒時間了,你就跟這兒叫喚一聲吧,王妃肯定能夠聽得見的。裴該笑道:“何必如此急切?尚有四車典籍也須整理,而後才好攜以離去……”他這些天又各處蒐集了不少公私藏書,比張賓送他的還多出來半車。
苟純眉毛一擰,心說這人是真白痴啊還是裝傻啊,都到這會兒了哪還有給你收拾行李的時間?“身外之物,不帶也罷。”
裴該把臉一板,正色說道:“將軍此言差矣。圖書典籍、聖人言教,為我中國之根本,豈可輕棄乎?彼劉曜火燒洛陽,無數珍藏……”一副就想要長篇大論的架勢。苟純根本不耐煩聽他說那麼多話,當即朝側面使一個眼色,本來他幾名部下就已經對張賓、裴該、裴熊、老軍他們呈半包圍態勢啦,當即一擰腰,便待挺刃而上。
裴該見狀,趕緊把說到一半兒的話給嚥了,突然間側過身去,一伸手,“噹啷”一聲便即抽出了張賓手中的長劍。
——當時即便士人也常帶劍,以示身份尊貴,裴該本人沒這習慣,再加上是在自己家裡,故此未佩,張賓可是佩著劍過來的。不過此時主要流行的還是璏式佩劍法,也即透過玉璏將劍鞘插在腰帶上,跪坐之時頗不方便,故而久坐前往往會先脫解下來,橫在膝前。張賓跟裴該又是喝酒,又是下棋,這也老半天了,佩劍自然已解,剛才站起來的時候,就順便抄在了手裡……
裴該長劍在手,當即往頸側一橫,厲聲喝道:“誰敢妄動,我即死於此處!”
他這一下動作乾脆利落,就好象習慣了要自殺似的,倒不禁把在場眾人全都嚇了一大跳。苟純首先反應過來,急忙擺手道:“裴先生何必如此?”快把劍放下來,雖然文士所佩的未見得有多鋒利,但也足夠拉破你那細皮嫩肉啦。
裴該怒目而視,喝道:“圖書在則我生,圖書亡則我死!若不允裴某帶上圖書典籍,寧死於此,不忍見劫後餘灰再罹兵燹!”
苟純擰著眉頭,覺得這事兒挺難辦——你說這裴該是真的愛書如命呢,還是並沒有下定跟著我們走的決心,所以故意想要拖延時間?正在此時,忽聽正房門口響起一個急切的聲音:“文約,不可!”苟純抬眼一瞧,見是一名貴婦倚門而立,雙眼當即一亮:“不必理會裴先生,速請王妃上路吧。”
我哥要的不是你這個人,而是你裴家的政治影響力,倘若能夠把東海王妃捏在手裡,那麼無論裴家,還是司馬家,影響力都足夠啦——你個小年輕還有何用?
苟純的幾名部下當即就想繞過裴該等人,跑過去劫持裴氏。裴該無奈之下,只得把橫在脖子上的長劍略鬆一鬆,猛然間運足全身氣力,舌綻春雷,大喝一聲:“且慢!”
受此一驚,幾條大漢本能地就是一愕,暫且頓住腳步。裴該注目苟純,沉聲問道:“苟將軍,我等果能平安出城去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