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開價也不高,這些馬畢竟也都是操勞了一輩子,有很多都是有傷痛在身的老馬了。

3000塊錢一匹馬,是非常便宜的價格了。

馬師傅自己留下了兩匹馬,賣給劉軒的一共20匹。

當然這其中也不單單是那些老馬,之前對劉軒非常感興趣的那匹黑馬也賣給了他。

這可是一個大玩意兒,3000塊錢賣給他屬實是賺到了。

“對了,馬師傅,你要實在捨不得你這些馬不如這樣……”談好價格之後,劉軒又插了一嘴:“你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就到我那邊幫我餵馬吧,還有對馬我也不是很瞭解,到時候如果真的是要供給遊客當坐騎的話,還得要讓您來把關。”

不管怎麼說,安全最重要,要是馬兒受驚了,把遊客甩走了,那就得不償失了,馬師傅對馬的習性瞭解一些,也好教教他們怎麼來控制這些馬。

馬師傅聞言是非常高興,他原本就不想和這些馬分開,現在把馬賣了可以拿錢,又能和這些馬待在一起,而且劉軒說他如果來幫忙餵馬的話還給他工資,這可是一舉三得的事啊。

於是這件事就這麼說定了。

不過劉軒也沒忘了這趟前來的目的,就是讓馬師傅帶路,先去把石板買了,把桃山的路給修上。

馬師傅認識的那個石料廠,就在附近不遠處,之前瓦羅山上修廟的時候,就是他過去拖的石料,對那家廠子也比較熟悉,老闆人非常不錯,石料也非常便宜。

劉軒跟著馬師傅過來石板,人家還在吃飯呢,放下筷子就非常熱情的來招待他們倆。

而且價格與之前鎮上的那家石料廠相比,便宜了不少,劉軒說不準需要多少石板,只是先買了幾百塊回去試試看。

石板買回來首要的先把小池給修了,現在整個桃山頂上看起來也是像模像樣的。

先是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桃樹。

旁邊就是一個碧水波瀾的小池,有山泉源源不斷的從其中湧出,然後順著小溪一路向下,流進了桃山湖裡。

到時候這裡說不定還可以修一個賓館,住在這種地方與大自然為伴,前有綠樹成蔭,後有小泉叮咚,必然是神清氣爽。

反正他是把頂上的位置都留著,沒有種桃樹,就是為了以後做考慮。

桃山修路這件事,他琢磨了一下。

如果全用石板鋪成路的話,這價格確實高了點。

主幹路其實是可以用水泥加石子,可以將它修的寬一點,這樣上山下山的人不至於擠來擠去。

然後其他一些支路倒是可以用石板鋪就而成。

修這種路直接找村裡人就可以修,像這種山間小路,基本上都是自己動手修建而來的。

劉軒在村裡動員了一下,就有很多人自告奮勇的要來幫忙修路,當然他們肯定也是知道,劉軒是不會虧待他們的,雖說是幫忙,但工資肯定是會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