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養殖還是非常普遍的,畢竟既可當藥用,又可做化妝品的原材料,只是吃這個用途說沒有發揚光大,有點不符合我們吃貨大國的身份。

像是白玉蝸牛,就是咱們國家專門培育出來的一種蝸牛,個頭比較大,可以活十幾年,拿來當寵物養也不是不行。

不過說是這樣說。

但真正養蝸牛的你還真見不到幾個,早年間就一直有這麼一個騙局。

就是專門有販子把種蝸牛賣給農民,告訴他們這個東西養好了非常值錢,而且給指導,養大了之後還會回收,結果當蝸牛真正成熟了之後,這些販子卻不見了蹤影。

好多農民辛辛苦苦養大的蝸牛,卻沒有人過來回收,他們自己又賣不出去,全砸在自己手裡了。

劉軒的大學室友家裡就曾經上過這個當。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

只要是教你養蝸牛或者讓你合夥養蝸牛的人,10個有9個半都是騙子。

養蝸牛的人賺不到錢,錢全都讓那些賣蝸牛種的人賺去了。

養蝸牛不像養其他的東西,一般人還真不一定找得到銷路。

要是能找到銷路的話,其實也挺賺錢的。

主要還是咱們國家沒有吃蝸牛的習慣,這玩意兒要真的是能當做一種普遍的食材擺上餐桌的話,雖說不至於賺大錢,但賺一點小錢還是可以的。

而且蝸牛這玩意兒說起來其實比鮑魚還有營養。

可不知道為什麼,咱們吃貨帝國偏偏對這玩意兒不感興趣,情願去吃水裡的田螺都不願吃蝸牛。

這也證明了咱們真不是啥都吃,相反國外的黑暗料理也挺多的。

而且好多國家吃動物內臟吃的比咱們還歡呢。

除了fatherisd的漂亮國以外,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有吃下水的習慣。

絕對不是某些營銷號所說,只有咱們國家的人才會吃動物內臟,以此來論證食物不足或者低人一等的觀點。

關於要不要養蝸牛劉軒其實是無所謂的。

他反正不指望靠這個賺錢,要是周圍人都喜歡吃,養一些專門用來自己吃,又有何妨呢?

而且在桃山長大的這些白玉蝸牛,品質可以吊打市面上現有的蝸牛,今後他要是準備搞個餐廳,說不定也可以專門做一道蝸牛菜,來搞搞噱頭。

他反正是覺得挺好吃的。

像他這種吃慣了桃山出品的雞鴨肉嘴很刁的人都覺得不錯,更何況其他人了。

反正他們要是能夠突破自己的心理,接受蝸牛的話,基本上會喜歡上這種食物。

老張聽完這話也是若有所思,“那我覺得可以搞,咱們其實也沒必要養著去賣,咱們自己吃吃就挺好。”

劉軒笑著說道:“巧了和我想到一塊去了。”

養蝸牛這事劉軒和老張兩人留下了一個心眼。

現在肯定是不行的,大棚已經全都利用上了,沒有空閒的地方,而且這桃山上桃樹正栽著呢,也沒有時間去搞這些。

“劉老弟啊,20萬棵桃樹苗全都給你運過來了,你看一看數量對不對。”桃樹苗基地老闆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張老闆辛苦了,還勞煩你親自把這些桃樹苗送過來。”劉軒轉過頭來笑著說道。